上就讓人在工地上通知,你看行嗎?”
“好的,我同意你們兩個的意見。老劉,既然黨委會議決定了你是修路工程的總指揮,工程上的事情,由你全權決定,我只和你要進度和質量。還有一條,絕對要注意安全問題,也不能引起群眾上訪。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我們堅決不能做。對了,我建議一點,由呂平同志擔任工程的副總指揮。”
第三卷 崛起 第六十七章 首戰告捷
然劉全富的積極性這麼高,吳永成也就樂得把修路這務交給他,這也算是成|人之美吧。要不然自己親自上手,反倒顯得自己對劉全富同志不怎麼信任呢!
善於成大事者,並不在於自己親自動手去做了多少,而是在於在自己的領導、協調下,自己所在的部門完成了多少任務,做出了多大的成績。這也是會用人的領導,和自己苦幹、卻不懂得合理整合自己內部的資源蹩腳領導者的最大區別。
就像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同志一樣,本人才華橫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就是不懂得用人,也不放心把事情交給別人去辦,無論鉅細,“事必躬親”,以至於“六出祁山”,無功而返,最終把自己也累得燈枯油盡,鞠躬盡瘁,一代英才“出師未捷身先死”,命喪五長原“常使英雄淚滿巾”。
吳永成同志是不屑於向諸葛亮同志那樣的人學習的,他始終認為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群眾的智慧是挖掘不盡的。你個人就是是一塊好鐵,把你渾身利用得乾乾淨淨的,你又能打成多少個鐵釘釘呢?!這是無可置疑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犯不著再去驗證的。這也是經過了前人無數次血的教訓換來的經驗,他用不著再為之去交學費。
劉全富同志是這樣的性格,那吳永成就要把他的一些特點,給他再創造一些條件,使他發揮得淋漓盡致。
比如說。你不是胸無點墨嘛,好,我給你支招,你儘管大膽前臺表演;你不是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嘛。我就把最大的權力授予你,讓你在我指定地範圍內,盡情地施展你的本事吧,為了給你創造更好的條件,我乾脆把全縣僅有的一輛小車也配給你,使你地自我感覺更強;你不是愛狐假虎威嘛,我就當著眾人的面,特意經常抬舉你,讓你能“挾天子以令諸侯”。
總之一句話,吳永成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在儘快的時間內,先把阻礙吳起鎮人民致富的絆腳石搬掉:路一通,萬事興!這句話不是空話。
同時在他們修路的時候,他還要把全鎮各個村的基本情況摸得清清楚楚的,根據各村的有利條件,有針對性的發展“一村一業”、“一村一品”。
在挖掘出各村地發展潛力優勢的基礎上,就得大規模地搞鄉村企業的建設,無工不富這話一點也不假。要不但靠每年土地上大秋作物那點產出,一百年以後,這裡的老百姓們也別想脫貧致富。
然後再借用“魚灣”這塊已經在香港和日本有點影響力的招牌。大量發展出口貿易。
透過魚灣村的紅棗系列產品的發展,吳永成知道,出口貿易的獲利。要比單純在國內市場發展,要強得多,利潤起碼在三到五倍間。
當然,對方客戶要求的貨物質量之高,也遠遠超過了國內的要求。在目前地國內,你只要有東西。那就不發愁銷售。正所謂應了老百姓常愛說的一句話:“蘿蔔快了不洗泥”。
後來的事實證明。吳永成在修路地這個艱鉅時刻。採取重用劉全富這種人,使他利用一些非正常手段督促工程進展。是極其正確的。
因為在實行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以來,以往一貫由縣鄉兩級每年指導農民、什麼季節該種什麼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農民自己承包的土地裡,自己願意種什麼就種什麼,想種什麼就種什麼,就是政府你也管不著,雖然每年也象徵性地提出一些指導性的農業生產計劃,但那不過是應付上級每年的春季和年底考核、檢查用地,農民們根本不聽那一套。所以全國各地地鄉鎮基本上處於無事可做地地步,只是在一年中組織幾次集中預整地活動,到了年底,再催著各村把農業稅和“三提五統”款項收繳上來,平時裡則閒得連身上的幾根筋,也懶得纏在一起了。
像原來地吳起鎮一、二把手鬧矛盾,幹部們更是平日像放了野羊似的,精神也不在工作上。
吳永成要想把這些心已經閒散了的鄉村幹部的心思,再重新收聚回來、讓他們一心一意領導著各村群眾修路,那哪是一時半會能見到實效的?!更何況再要有個不肯合作的搭檔,從中給你使點壞,哼哼,光整頓幹部這一項工作,就能耗你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