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路出擊的方式,瓦解清軍於關東地區的抵抗,至於旅順……”
沉思片刻,唐浩然手指點著地圖上的旅順,現在北洋艦隊的“經遠”號裝甲巡洋艦正在塢中保養,至於“靖遠”號巡洋艦則於劉公島,至於其它的操練艦、炮艦則全不在唐浩然的考慮之中。
“既然能夠奇襲其它地方,自然也能奇襲旅順,別忘了咱們也有海軍!”
唐浩然口中的海軍,指是統監府統領的朝鮮海軍——這支僅有三艘軍艦的艦隊,在過去的半年之間,一直在操練之中,所謂的三艘軍艦除去日本人帶來的“赤城”號是軍艦之外,另外兩艘只是兩艘用於訓練水兵的艦。
“咱們可以發動一場奇襲!”
接著唐浩然幾乎是用盡平生所曾瞭解的奇襲,對他構思的奇襲一一作了詳盡的解答,實際上更準確的來說,幾乎就是後世特種兵奇襲的翻版。
這一天,這間會議室裡的燈光亮了大半夜。借鑑後世的“經驗”,唐浩然在苦苦地思索著後世曾看過的電影、紀錄文學以發動這場海上的奇襲。
奇襲,對於唐浩然來說,無論是旅順也好,甚至東北也罷,都有賴於一場奇襲,從而一舉定乾坤。這是實力上的差距所決定的。儘管在一定程度上,儘管現在“造反”背離了積蓄實力的初衷,但唐浩然並沒有太多的選擇,而在另一方面,這未曾不是一個機會。
雖說唐浩然深知現在推翻滿清會導致中國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從而導致百姓在戰爭中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但瞭解歷史的他卻知道,這一仗如果能夠控制其規模,既能夠得償所願,又能避免滿清政權崩潰的話,對自己亦有一定的好處,甚至對將來的大業亦有一定的好處。
歷史上,八年後,那老孃們為保住自己的權力向世界十一國宣戰後,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各參戰國達成協議,稱東南互保。他們稱清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援義和團的命令,更嚴令鎮壓義和團。
東南互保運動,保護了河北、山東以外的地區避免於義和團與八國聯軍戰亂的波及,這於中國當然是一功,至少避免了地方混亂。而其最直接的效果,卻是使地方的政治與軍事權力進一步擴張,滿清中央的權威大為下降。
在之後的十一年間,儘管滿清政權趁劉坤一等地方大員去世,委任旗人為兩江總督,透過調張之洞往軍機處等諸多方式,試圖重新收權於中央,但中央權威的下降卻不是短時間內所能彌補,甚至之後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義後相繼宣告獨立,也同樣與地方勢力崛起、中央權力式微關係密切。
如果杭州起義發生在1911年,無疑將是另一個武昌起義,但是在1892年,在滿清中央權威尚存的年代,其卻不會對地方造成太大的衝擊,而瓦解滿清中央權威,無疑將有助於未來的光復,這同樣也是唐浩然需要去做的事情。
至於民國成立後北洋軍閥及各地方長期割據,則是源自強勢人物袁世凱去世後,中央權力出現真空、各地派系擁兵自重,與東南互保所導致的滿清中央權威下降並無直接關係。而對於唐浩然來說,當前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瓦解滿清中央權威,而非推翻滿清。
“怎麼辦?”
抽著煙來回的踱著步子,唐浩然的眉頭卻完全皺成了一團,已經無法置身事外,甚至不得不將自己的全身家當都押在了這一仗上的他,必須要給解決接下來最重要的問題——如何爭取地方督撫的支援,從而令他們如同東南互保中的大員一般,紛紛拒亂命,以為自保!
指往那些滿腹道德文章的地方大員們斷然易幟反清,現在顯然沒有多少可能,不過唐浩然卻相信,在歷史上能夠行以“東南互保”的這批大員,一定不會拒絕……拒絕什麼呢?原本緊皺的眉頭突然一展,唐浩然的唇間吐出兩字來。
“權力!”
(再一次求一下定閱與月票,無論您看的是不是正版,你的每一分支援都是無語努力更新的最大動力!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群:150536833歡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續。。)
第168章 筆刀(求月票)
朝鮮統監府將如何應對?
當朝廷的旨意傳出的時候,至少在朝鮮半島,幾乎所有人都在關注著統監府,關注著這裡的最終決定,一些為過去兩年間朝鮮國政權力盡為府中所把持的朝鮮高官更是歡欣鼓舞,似乎大有唐氏不日去職之感。
而相比之下,朝鮮的大多數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