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兩百多年來,自打從滿清把關外定為龍興之地,劃定了那道柳條邊,不知多少為生計“闖關東”的漢子埋身於邊牆內外。也就是在這歲月的侵蝕中,那“柳條邊”慢慢的破敗了,甚至就連同“闖關東”一詞,隨著關東的解禁而失去了原本的色彩,尤其是在東北建省後,大規模的、官府組織的移民,更是令原本九死一生的“闖關東”變為尋常之事。
儘管“闖關東”成為過去,但是那殘破柳條邊牆卻依然聳立於遼北。只留下米高的土壘和那一株株蒼天古柳,向人們無聲的訴說著曾經的過去。
,曾經的“柳條邊”經過兩百多年的繁衍,已經成為一片草原上難得一見的森林,非但長滿了巨柳,諸如白樺、榆樹、松樹也不知怎的在這草原上長了起來,形成一片綿延百里的森林。草原上的風搖曳著那巨柳的垂枝,在那巨柳下,一群騎兵正各自拿著地圖或筆記,圍著一名留著普魯士式鬍鬚的軍官正在討論著什麼。
如果有人注意到他們身上的軍裝式樣一定會嚇一跳,他們身上的軍裝並不是北洋新軍的德國式樣,那胸前帶著兩口袋的軍裝,是典型的東北軍式樣,可這裡是在那?這裡可是深入直隸地界近百里!
他們怎麼會到了這裡?
實際上這群騎兵,不過只是瀋陽陸軍軍官學校進行例行的“夏季參謀旅行”,而作為直隸突出部的熱河地區。自然是這些未來的陸軍軍官們進行參謀旅行的必往之地。
對於國內的武備學堂來說“參謀旅行”是他們沒有的。同樣也是歐美其他國家也沒有。這是是德國的專利,是毛奇發明的一種實地考察旅行。而“參謀旅行”分為公開和秘密兩種,前者就如同現在一般,一群人騎著高頭大馬,穿著軍裝揹負武器,光明正大的進行戰地考察,收集戰地情報,針對地形進行戰術講解。而後者則是化妝成平民,相比於前者的學習性質,其更側重於戰地考察以及情報的收集。
實際上,這支由數十騎組成的騎兵隊,剛一越過那“柳條邊”形成的綿延百里卻只有裡許寬的森林,進入直隸的地界便引起了駐守於此的防軍的注意,同樣的一支騎兵隊則遠遠的注視著這些人,卻不作任何阻攔。
雙方的配合看起來頗為默契,儘管這支東北的騎兵隊已經深入直隸境內十數里,但是卻沒有表現出繼續挺進的意思。至於那些穿著號衣的騎兵,也只是遠遠瞧著這些人。
作為陸軍軍官學校“夏季參謀旅行”的總裁官。東條英教是學校中戰術方面的專家,即便是比起那些德國教官來,亦不見得遜色,也正因如此,他才會作為“南方參謀團”的總裁官,學校的參謀旅行團現在兵分兩路,一路往北,一路往南,往北者是考察對俄防禦作戰,而往南則是考察對關內的進攻。透過實地考察的方式,提高學員的戰術素質。
今天東條英教帶領這些參謀學生們來到的這是一片山地平原,除去起伏不定的山丘,便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要是說隱蔽物恐怕只有那及腰的草原和這條柳條林。
“如果在我軍行軍的時候,那邊的山間小路里冒出了一個營的敵軍騎兵的話怎麼辦”
作總裁官的東條英教的話音一落,周圍立即響起了學員們的話語,什麼排槍射擊啦,什麼榴霰彈攻擊啦,甚至還有說什麼用刺刀牆阻擋敵軍。
“現在手頭的炮兵只有三個連的野戰炮兵的話。應該佈置在什麼位置!”
由總裁官接二連三的提出這樣的問題,答案不理想的話就會被嚴厲訓斥,重新考慮,然後進入下一步的戰鬥假設。戰地情況和實際戰況一直在發生著變化,毛奇發明的作為實戰訓練這個參謀旅行,確實是極為高明的發明。
“在這種開闊地帶,要更加註意尖兵的派出,就像我們現在看到一樣……”
騎在馬上,揚起手中的馬鞭,指著遠處只顯出半身的北洋騎兵,東條英教用生硬的漢語教導道,
“這裡看似開闊,可實際上,受草原和起伏山丘的影響,最大視線距離不超過1。5公里,最近不超過500米,因此以平原狀態派出尖兵,無疑是不合適的,一但遭遇敵方騎兵,步兵完全沒有反抗之力,因此,在這一地形,要更加註重派出尖兵,加大搜尋距離……”
在陸軍學校的作戰方案中,未來的南下戰場被設定在熱河地區,那裡表面上看似都是山嶽地形,但其中的“假平原”的起伏地域,同樣極易被人忽視,就像他們現在所面對的這種“假平原”,無疑會讓人放鬆警惕。
而這正是“參謀旅行”的意義所在,透過實地考察進行實戰訓練,對軍官進行綜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