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3部分

還有隱形的地租以及經濟統治下的低廉的官定糧價,但正利益於此,在過去的十年間,東北方才獲得了充足的資金用於工業建設以及軍備建設……”

寫到東北的民眾承擔的稅收時,莫理循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他所接觸到的那些面色紅潤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移民,那些移民無不是居住在環境良好的定居點中,那裡不見關內農村的破敗,儘管他們承擔著相對沉重的稅收,可為什麼他們的生活還會如此的安逸?

“人均15元!”

這是東北農民承擔的租稅,東北三省億萬畝耕地產出之半,都被政府以稅收及地租的方式收取,即便如此,其官定的糧價仍然比內地低了15%,在政府統制糧食貿易的情況下,透過這種不公平的定價,他們又進一步榨取了原本應屬於農民的收益,儘管如此,東北的民眾卻依然樂意接受這種“壓榨”。

“真像是工蟻般的人……”

那些民眾給予莫理循最為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們像是工蟻一般,任勞任怨的辛苦勞作,並承擔著他國難以想象的沉重稅收,但在另一方面,他卻又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農民承受的沉重負擔,那麼就不會有現在東北的工業化,同樣也不會有現在東北進行的這場戰爭——在過去的十年間。數以十億計的軍費開支以及現在日均數百萬元的軍費開支,都足以拖垮一個國家,但現在,儘管東北的經濟受到影響,但這種影響在莫理循看來卻是有利於東北的經濟。

“……鋼鐵產量在迅速增加,數以億元的軍需生產刺激著東北地區的工業發展。除了傳統的軍裝製造以及罐頭等軍需品的生產之外,對民間的軍火採購同樣在刺激著東北的工業發展,僅在濱江市一地的國防採購會議上,軍事採購官員向民間工廠下發了五百萬枚手榴彈、一百萬發炮彈的定單,現在如果有人詢問此時的東北投資什麼利潤最高,投資工廠無疑是新世紀利潤最高、回報最快的投資,儘管這種軍事上的刺激是短暫的,但是對於東北工業經濟的刺激卻是長久的……”

放下筆的時候,莫理循卻是一副眉頭不展的模樣。他發現自己越來越看不懂這一切。準確的來說,他已經看不懂這個國家了。

“未來的中國會在國際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作為駐大連總領事的朱爾典吸著他的大煙鬥,坐在吸菸室的壁爐邊的沙發上,此時這位“中國通”的眉宇間閃動著一絲憂慮。

而在憂慮之外,更多的卻是疑惑。

與大多數英國駐華外交官一樣,這位出身於農家的愛爾蘭人,同樣也是一位真正的“中國通”,但與其它號稱“中國通”的外交官全然不同。他在中國生活、工作了26年,作為英國人的他。對中國的瞭解,甚至超過了對英國的瞭解。

26年前,不過才24歲的朱爾典便來到中國,先在北京公使館任見習翻譯員,後到沿海各口岸學習領事業務。1888年升為北京公使館館員,3年後成為中文書記長。十年後升為駐大連總領事。

在1901年之後,每一個人都非常清楚,有一天,大連當局會取代京師當局,作為總領事的朱爾典在未來極有可能出任駐華公使。甚至駐華大使,作為英國駐華外交官員,朱爾典非常清楚,一但中國的政權發生如其所料的更迭,那麼其與英國的外交級別勢必會升級為大使級。

但這一切並不在朱爾典的考慮之中,甚至作為英國駐大連的外交官,他都未曾關注過正在進行的戰爭,儘管倫敦更關心戰爭的變化,而他的不關心完全是基於一個原因——他相信中國人贏定了!

“中國實在是太大了!”

終於,在良久的沉默之後,而對莫理循,朱爾典用極為無奈的口吻道出了一個現實問題。

“我們為了對抗俄國人,不得不選擇東北作為我們的同盟,如果東北是一個國家的話,那麼這個同盟無疑是有利於英國的遠東政策,但是,我的朋友,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的是,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後,東北勢必吹響統一中國的號角,到時候,英國不得不面對又一個現實——”

話聲稍稍一頓,朱爾典道出了自己的疑慮。

“在解除了俄羅斯對遠東以及東南亞的威脅之後,我們又將不得不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

“中國的威脅?”

眉頭微微一揚,莫理循用詫異的語氣說道。

“這,怎麼可能呢?我們現在談論的可是中國!”

莫理循的語氣顯得極為詫異,中國會對英國造成威脅?難道這是在說笑話嗎?確實,在許多人看來,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