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9部分

業學堂的原因。

“種地,種來種去,無非就是那麼多竅門,就像我們家的田之所以比旁人種的好,一是精耕細作,二嘛就是用肥……”

提及用肥時,張靖便把話頭一轉,那是張家種田的決竅,就是靠著那個小竅門,張家的地才能比旁人多打一成糧食,就是靠著這樣的“積少成多”用兩代人的時間置辦下了幾十畝田產,即便是在學校中,他也從未提及的家裡的肥和旁人的有什麼不一樣,那是張家的“不傳之法”。

“小時候,鄰縣的孫三叔家的高粱比旁人家高出十來斤,於是我爹便到他家去換種子,回來果不其然,比往年多打了小二十斤,那年種的時候,我爹一天到晚就呆在高梁地裡頭,挑最好的高梁,作上記號,然後從那裡高梁結的籽裡選最好的種子,又專門在弄了幾分最好的田,用挑子挑水,上最好的肥,前幾年,孫三叔反倒要到我們家來換種了……”

過去張靖或許並不知道這麼做的意義,但是已經在農業學堂讀了七個月書的他知道,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原始的育種,現在,如果讓他去做的話,也許可以做的更好,而父親的成功卻是張家幾代人的經驗,也就是憑著那一點經驗,才有了張家的今天。

“所以,關鍵還是育種!”

轉顏一笑,張靖道出了這麼一句話來,話簡單,可卻也是最基本的道理。

“育不好種,有再好的種子也是白搭。”

農作物增產的關鍵在於育種,這是最起碼的常識,張靖的話讓李林遠先是一愣,而後又說道。

“那你是想?”

出於對好朋友的瞭解,李林遠自然知道,張靖肯定是有所想,若不是然,肯定不會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想什麼?你說,就像我們家,年年都有人拿著銀子、推著高梁來我們家換種,圖的是啥?就是一畝百六十斤的高梁,即便是十幾斤高粱換一斤種,他們也樂意,畢竟那一畝地能多打打出三四十斤高粱來……”

因為父親每年都會留出一畝地育種的關係,所以多年來張家的高粱種在附近一直頗受歡迎,甚至就連隔著幾個縣的李林遠也知道定縣張家的高梁種。而在農業學堂讀書後,張靖才意識到張家多年來做的是最為原始的育種,雖說原始卻很有效。

“你記不記得書上提到的育種學,還有那些育種公司,若沒有西洋育種公司繁育出來的良種,又豈有今天西洋農業之盛?你想想,我們家的高梁種一斤能換十六斤,這一畝地的收益就等十六畝,若是把家裡的幾十畝都變成種田的話……”

話聲稍稍一頓,張靖又掰起手指來。

“這幾年,我們家的種子都換給相熟的,若是地裡頭出的全是良種,且不說能家裡增加多少收益,就是鄰近的鄉親用上新種能從中受益多少?”

道出自己的想法後,張靖看著李遠林,那雙眼中全是一種莫名的狂熱。

“你的意思是想建育種公司?”

用力的點點頭,張靖用肯定的口氣說道。

“沒錯,在我們那誰不知道,張家的種子好,所以呢,我尋思著,沒準可以憑著這些年家裡積下的名聲,建個育種公司,先用家裡的地,若是好的話,就再租旁人的地……”

在農業學校的學習,使得張靖的眼界得到了很大的開拓,更何況,這本就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過去,家裡只育一畝地,是因為肥料不夠,可現在咱們知道,除了糞肥、豆肥之外,還有像磷肥、硝肥那樣的肥料能用,只要肥水能跟得上,這種育種肯定就沒問題,玉林,你覺得我得這個想法怎麼樣?”

“想法是好,可……”

話聲微微一頓,李遠林不得不承認好友的想法確實不錯,只是還有一個問題。

“可你知道,學校的種子,現在還沒馴化好,而且直隸百姓還沒有種小麥的習慣,你這麼做會不會……”

“誰說要種麥子了,這麥種不經過四五年馴化,肯定不會投入使用,我打算先弄高梁,先把先把依著學校裡的方式,改育高梁。玉林,你怎麼想?要不咱們一起幹如何?”(未完待續。。)

第106章 農憫(第二更,求月票)

天,下著雨,陰沉沉的沒有一點晴和的徵兆。

張雲嶺坐在自家的大門口,還穿著去年置下那件粗布棉袍,棉袍上帶著幾個補丁,但漿洗的卻很乾淨,袖口上更見著油灰,顯是比旁人更乾淨一些,每當那寒風吹來的時候,象是耐不住這襲人的寒氣似的,渾身因那寒風顫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