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9部分

往都是透過教育養成,作為一名記者,或許武凌凱對那些警察為維持公共衛生、秩序的暴力處罰行為,但是卻又不得不承認,警察的權威保證了法律的威信,在內地普遍存在的鄉族械鬥以及舊時東北移民間的械鬥,更是消彌於無形,舊時械鬥過程中,官方做的最多隻是辦理控制規模與預防民變角色。致使民眾全不相信法制,也因此社會守法觀念始終無法提升。這種現象,直到設省後,隨著警察的強勢介入才漸漸改善,可以說,東北社會的守法觀念,完全得益於警察的威權。

當然,作為記者,武凌凱不是沒有看到警察強勢權力背後實質上的“殘酷”——建省伊始的剿匪時期,警察機動部隊根據總督府制定的剿匪刑罰令。非但直接處決大量土菲,更是將許多懷疑通匪的人都當作土匪懲處,規模性的處決,有時數百人結合在一起,於城邊集體處死。這種觸目驚心的懲處,也有強烈的震懾作用。使新舊移民不敢再有違背警察權威或者轉作土匪的想法。

在過去的十年間,當局將剛從西方學來的法律應用在東三省,代替了傳統的《大清律》。直到現在,刑事警察的權威,在東北幾乎是絕對的。東北施行的刑罰,雖然看似有些嚴酷,警察的權力使得他們隨時拘捕所謂的“違法分子”。但在另一方面法官基本上是清廉的,而且有法可據,不可任意地仗勢欺人。法律嚴峻。卻值得信賴,三省百姓以至朝鮮的百姓真正認識了公權力的權威。

即便是對警察嚴酷頗有微詞的武凌凱,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正是警察的權威保障了東北行政的順利施行以及現在東北社會的安定,非但舊時移民械鬥消彌無形,即使是街頭好勇鬥狠的地痞流氓也極為罕見——他們同樣畏懼警察的權威,當然他們真正畏懼的恐怕還是動輒十年起步的煤礦苦役。

走到路口的時候,武凌凱恰好碰到兩名巡警。穿著冬裝的巡警顯得有些臃腫,但在錯肩而過的時候。武凌凱卻意外的看到那兩名巡警與平素不太一樣,平素別插於腰帶右側的警棍這會扣於左側,而右側卻多了黑色的槍套。

手槍!

警察配手槍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實際上警察使用的9毫米沈造轉輪手槍還是名牌貨,彈巢由側邊開啟的轉輪手槍,非但受東北軍警的歡迎。同樣也受到民間的歡迎,甚至武凌凱自己也買了一隻——儘管在東北並不禁槍,甚至根據相尖的法律規定;年滿16歲以上的三省公民都能合法擁有槍支,但任何人購槍都必須徵得當地警察局局長的同意,由其開具持槍證之後才能購買。而開具持槍證並非是警察局長的義務,這使得只有少數人可以獲得持槍證——對於許多新移民來說,無論是治安或者法律上的問題,都使得他們不可能持槍。

不過,武凌凱倒是對巡警腰間的9毫米左輪手槍究竟是軍隊淘汰的舊槍,還是警察局購置的新槍,沒有多少興趣,他之所以會覺得的意外,卻是因為過去巡警幾乎從不配槍,只有那引起騎著腳踏車或騎馬的巡警才會配槍,而這種在市鎮巡邏的“巡腳”往往不配槍,但今天他們為什麼全配槍?

顯然,那兩名巡警能夠感覺到武凌凱視線中的好奇,面對好奇的眼神,他們甚至顯得有些得意,若非是有裝備條令的限制,恐怕他們都恨不得把槍套裝在腰前,以便讓所有人都看到他們腰間的轉輪槍,這可不是他們自己添置的,而是局裡配發的武器。

警察們的得意,或許很少有人能夠注意得到,甚至即使是一些駐東北的各國領事官員也不會注意到這一細節,但對於武凌凱而言,他卻敏銳的意識到這一變化背後似乎隱藏著什麼秘密,對於記者而言,這秘密就是一個大新聞。

“編輯,我敢說,肯定出了什麼大事!”

一進報社,武凌凱便衝進編輯的辦公室裡大聲嚷喊起來。

“來的路上,我碰到的巡警都帶著槍,我問了其它人,其它地方也是,昨天那巡腳都還只是拿棍,今天可都改拿槍了!肯定是出什麼大事了!”

記者的敏感使得武凌凱意識到警察配槍背後的新聞。或許,東北有新聞管制,但並不意味著沒有新聞、自由,至少那報紙一直都還有“監督”之責。

“警察原本就有槍啊!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不待武凌凱把話說完,抬起頭來的方之鏡扶了下眼鏡,瞧著武凌凱似乎是在怪他有些大驚小怪,全是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模樣。難道他不知道這是作為記者的大忌嗎?

“怎麼會不奇怪,咱們東北的治安這些年一年好過一年,警察過去都不配槍,怎麼現在配起槍來了?編輯,這背後肯定有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