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9部分

拖著有些沉重的步子來到了院內,看著黑洞洞的夜裡,這飄著雪的冬夜裡詭異的寂靜,讓李鴻章只覺內心沉重無比。

就在幾個小時前,前來拜年的赫德,帶來了一個讓他至今仍處於極度震驚中的訊息——英國已經東北駐倫敦代表簽訂了同盟條約,更準確的來說,是《英國——東北地區的通商航海補充條款》,也正因如此,從得到這個訊息之後,李鴻章才會顯得有些失神,或者說神魂不定。

在過去的兩年之中,英國因為在非洲進行英布戰爭,國力受到很大消耗,已無力單獨對付俄國。因此早已經放棄“孤立主義”的英國才會開始在東亞物色夥伴,以期確保和擴大在東方的權益。

一開始,英國首先想拉攏北洋,但多年來持以“以夷制夷”的李鴻章,自然讓英國大失所望。繼而其甚至想做美國的工作,又因其勢力距遠東過遠而作罷。這樣,英國人的視線便轉向了實力同樣強大,且又與俄國人於亞洲擴張充矛盾的東北身上,最終基於“在遠東只有東北最可靠”的認識,英國一反舊時支援北洋常態,決定與東北接近。

那時東北正面臨俄國的強大壓力。而且國際關係錯綜複雜,需要妥善處理。在唐子然的努力下,如唐昭儀等人行動下,透過外交開創對東北有利的國際條件,採取了最後一著棋,即跟英國結成同盟。

現在,面對俄國向東南亞展開的野心,終於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東北拿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同盟條約,而這個訊息,李鴻章並不是從英國公使或者東北方面得知的,而是從赫德,透過“友誼”途徑得知的。

“兩國中的一國與第三國交戰中如有別國參戰,同盟國則應進行聯合作戰……幼樵,唐子然苦心經營十年,終於得逞了!”

是了,終於得逞了!

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擋唐子然了,對外,即使是其於俄國人發生戰爭,他也無須擔心關內了,英國人會幫助他看管好後方,對內,在其統一關內的時候,其也無須擔心俄國的進攻,英國人同樣會給予其保護。

苦心經營十年!

唐子然終於可以放開手腳了!

在得到這個訊息之後,不過只是短短几個小時。李鴻章卻像是老了幾歲似的。就連那從未曾彎下的脊樑這會也無力的彎了下來。現在的他,已經看到了未來,看到了磨刀霍霍的東北大軍,既將揮師入關的一幕。

“再也沒有人能阻擋他唐子然了!”

苦嘆一口氣,李鴻章有些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十年,在過去的十年中,執掌北洋的他同樣苦心經營著。在過去的十年中,他做的事情比前三十年做的還要多。取得的成功,自然也遠非前三十年所能相比。

唐山的機車廠以及鋼鐵廠、大沽口的大沽造船廠、德縣的北洋兵工廠,還有青島的海軍船塢,蘆漢鐵路,津鎮鐵路再加上膠濟鐵路,這一座座工廠、一條條鐵路,無不是見證著過去十年間的進步,可是相比於東北,總還是差了那麼一點。何止是一點啊!

差得太多了,其實。從一開始,人家就把北洋甩在身後了,只不過,自己一直都裝做視而不見,不是裝作看不見,而是……哎,現在再想這些又有什麼用呢?

現如今,他唐浩然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只等著揮師入關南下了!待到時機合適的時候,恐怕就是黃袍加身了!

更何況,還有天命……天命!

想到這兩個字,李鴻章的面上頓時顯露出一副五味雜陣之色。

光緒十八年,當時滿清朝廷剛在“壬辰之戰”中慘敗,“朝廷”甚至不得不“屈辱”的認可“九督議政”,甚至就連挑起“壬辰之戰”的駐朝統監唐浩然亦位列為九督之一,對於這個“亂臣賊子”朝野上下自然充滿了仇視情緒,而在許多讀書人的眼中,那以“洋學代之國學”的唐浩然無疑是“禍亂之源”的“當世之賊”,輿論變得對東北非常不利。面對關內輿論對自身的不利,東北當局自然是倍感焦慮。

針對當時遠東和內地的複雜形勢,原本肩負“同化朝日,融匯中華”的“東亞同文會”開始肩負起了新的責任——對關內的輿論鼓動,其認為最妥當的辦法就是緩和與內地緊張的關係,並逐漸培養親近東北之心,在“匡正中華”的前提下影響內地輿論。

也正是從那時起,在充足的經費支援下,“東亞同文會”這一建於朝鮮旨在同化朝鮮人,後又鼓吹“東亞同文同種”的“同華機構”,開始了對內的工作,在短短數年間,藉助內地新政之機,其於內地收購創辦數十家報紙,以影響左右內地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