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流向家庭(包括工人家庭和資本家的家庭);一個是從家庭流回到企業。從企業流向家庭的箭頭代表的是收入(工資和利潤)的流向,從家庭流回企業的箭頭代表的是支出(大眾消費、奢侈消費和投資)的構成。
最終,收入的總流量等於支出的總流量。我們在表10�1中進行總結:
表10�1收入和支出:小迴圈
階層收入支出
工人
資本家
工資(W)+
利潤(π)=
總收入工人消費(C)+
奢侈消費(C0)+
投資(I)=
總支出
表格中間這列是經濟中的總收入。右邊這一列是總支出。統計部門通常用兩種方法來計算GDP的總值(記住,不包括那些不獲取任何報酬的家務勞動)。表中“收入法計算的GDP”包括勞動收入、利潤(分為企業利潤、折舊、投資收益和小企業的利潤)和其他一些小規模的收入。表中“支出法計算的GDP”包括消費支出、投資和我們沒有考慮到的其他一些支出(包括政府支出和出口)(訪問每個人的經濟學網站,上面有如何閱讀和解釋GDP的資料。)
回憶我們曾經提到的兩大類消費:工人的大眾消費(C)和資本家的奢侈消費(C0)。在表10�1中,右列的大眾消費(C)等於中列工人的工資(W)。但是,同工人不同的是,資本家有多種方式來花費他們的收入:進行奢侈品消費或對企業進行在投資。用多少錢進行消費,多少錢進行投資,將會影響未來經濟的強勁程度及其增長的速度。在資本主義早期的時候,那些比較節儉的資本家將大部分利潤用於再投資,因此資本主義早期的發展極其迅速。
但是,今天資本家將他們的大部分利潤用於消費(或者用於其他的一些非生產性的用途,如金融投機),同時在新自由主義制度下,這非常明顯地減緩了商業投資。事實上,如果新自由主義的目標是強化投資和促進經濟增長,那麼它顯然已經失敗了:儘管有新的權力和自由,但與以前相比,資本家已經很少將利潤應用於投資了。
10�4在哪裡工作
我們的圖中標識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迴圈中的主要參與者,並用主要的資金流動將他們聯絡起來。不過,不要忘記,最終是透過工作而不是金錢來解釋生產的。在這個經濟體系中我們要從事的實際工作是什麼呢?在哪裡從事這些工作呢?
在第5章中我們介紹了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工作的幾種主要形式。最主要的工作是工人在私有企業中從事的,以賺取工資和報酬為目的的工作。這些工作由企業的所有者和高階管理人員負責監督管理。另一種佔有很大比例的工作形式是在家庭內部從事沒有報酬的工作。在小企業中從事的工作佔有很小的一部分。
第11章競爭(1)
作為一個系統的經濟學
☆競爭——競爭會是一種一直有用且惠及大眾的力量嗎?
☆投資——投資支出已遠遠落後於利潤的增長,大量的閒置資金湧向金融市場。增加財富的野心是西方世界極具活力和創造力的推動力量,如果野心真的減退,那麼西方社會將會怎樣?
☆就業——僱主們為了留住員工以及維持勞動紀律就必須支付得更多。但是他們同時也將會致力於開發新的勞動力供給來源(如自願的移民和強迫年老的工人繼續工作)。失業將永遠存在。
☆分配——一個人是否“感覺”到貧窮主要依賴於整個社會的收入分配而不是他們的絕對生活標準。
☆環境——環境問題不能歸因於經濟發展,因為發展不等於物質數量的增長或經濟產出規模的擴大。
11競爭
11�1勝出or淘汰
本書的第二部分概述了構成資本主義定義的主體:(投資於能產生利潤預期的)私營公司的所有者們和為公司提供絕大部分生產性勞動力(以換取工資和薪金)的工人們的基本職能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在第10章中繪製的連線一個單獨的公司、公司的所有者以及工人們的“小迴圈”圖也說明了生產、收入和支出之間的迴圈關係。
然而,在現實世界裡不會只有一傢俬營公司,而是成千上萬。這些公司不只關注到讓自己的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工作,以最低成本取得最大產出和確保它們的生意做得富有效率而利潤豐厚。它們也應當對那些同樣試圖使自身利潤最大化的競爭廠商帶來的經濟威脅有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