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通用汽車公司,撰寫了《公司的概念》一書。在這本書中,德魯克第一次提出了現代管理意義上“組織”的概念,並奠定了組織學的基礎。
進入21世紀以來,管理問題成為當今社會討論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在經過多少次的迷茫和反覆之後,人們終於找到了管理的核心問題:組織問題。
我們發現,當我們盲目引進西方的管理理念,在中國進行移植再造的時候,我們對於管理的基本問題還沒有解決。正如當年中國共產黨引進馬克思主義一樣,任何外來的先進思想都需要與中國的土壤和陽光結合,才能開花結果。
按照管理的基本原則,組織是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是為了符合邏輯,管理的著眼點在於目標,而不在於過程。縱觀中國近100年以來的歷史,按照管理學上的組織理論,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最大的、最有生命力的組織。如果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開始算,作為一個組織,中國共產黨已有87年的歷史,從管理的角度看,這是空前絕後的。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組織機構,可以做到這一點:組織興旺發達,組織成員近7000萬之眾,依然保持著先進性和適應力,併成為執政黨組織。
這就是我們研究中國共產黨管理的初衷。
所以,當我們以虔誠的姿態向西方學習的時候,我們其實忘記了中國管理史上一個最大的MBA案例就在我們身邊。迄今為止,中國共產黨是最成功的融合中西方先進理念並獲得成功的一個組織,是最具有標杆意義的一個管理案例。
從組織的形式上看,無論是從組織的結構、組織制度、組織文化等哪個方面考察,中國共產黨都完全具備了現代組織學的一切要素。而這個組織生存80多年仍然生機勃勃,逾益彰顯出活力,其中蘊含的管理之道,一定是科學的、先進的,研究這些管理之道將對今天的我們具有重大啟示意義。另外,從結果上看,中國共產黨在自身的系統化建設、自我更新、永續經營上,呈現出一種強大的內在動力,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已經自覺地完成了對自己的組織之道、管理之道的理論建設和實踐探討,如果我們不把這些管理大義挖掘出來,無論是對黨和組織,還是對整個社會,都會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讓我們迴歸歷史、實現未來,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嘗試構建紅色管理的基本框架。
如果從管理的角度來考察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經驗,應該從何入手呢?
“欲動天下者,當動天下之心,而不徒在顯見之跡。動其心者,當具有大本大源。今日變法,俱從枝節入手,如議會、憲法、總統、內閣、軍事、實業、教育,一切皆枝節也。枝節亦不可少,惟此等枝節,必有本源。本源未得,則此等枝節為贅疣,為不貫氣,為支離滅裂,幸則與本源略近,不幸則背道而馳。”
“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天下之生民,各為宇宙之一體,即宇宙之真理,各具於人人之心中,雖有偏全之不同,而總有幾分之存在。今吾以大本大源為號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動者乎?天下之心皆動,天下之事有不能為者乎?天下之事可為,國家有不富強幸福者乎?”
“只將全幅工夫,向大本大源處探討,探討既得,自然足以解釋一切,而枝葉扶疏,不宜妄論短長,佔去日力。”
“當今之世,宜有大氣量者,從哲學倫理學入手,改造哲學,改造倫理學,根本上變換全國之思想,比如大纛一張,萬夫走集,雷電一震,陰噎皆聞,則沛乎不可御矣。”
這是《毛澤東早期文稿》的幾段話,在隔了將近一個世紀之後,依舊新鮮而明亮。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後來領導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革命,他領導著全國人民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徹底推翻了一箇舊世界,開創了一個新世界。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綱領是基於偉大使命的願景(2)
他的後人們秉承他的思想,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成功,使中華民族昂首挺立在世界的東方。
如今,我們正面對著一個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商業社會。當中西方管理思想相互融合、發生碰撞的時候,我們開始討論一些有關組織管理的問題,我們一直相信:八十多年前建立的那個政黨,它才是最好的管理老師。80年的輝煌與成就,到底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當我們只能在書頁裡面找到毛澤東年輕的聲音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智慧。這個偉大的領導、他所領導的偉大的組織以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體系,在當時,到底是怎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