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面;
只有全面地權衡,深度地計劃,然後決定如何取捨,這樣才能避免失敗。
實際上,荀子所說的這段話,就是在教導我們,面臨關係到利害大小的問題時,一定要深思熟慮,謹慎選擇。
在荀子看來,只有看到事物好和壞兩個方面,並進行權衡,才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否則,一個人如果不能全面地看問題,總是想著一件事情好的或者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而忽略掉了它壞的或者有害的一面,就沒有不失敗的。
其實,荀子的這種教導,就是《中庸》“中”的道理。因為,《中庸》的“中”,也強調人在面臨選擇時,必須全面考慮、反覆權衡,避免做事過頭或者不到火候。
這一點,我們從一些著名的歷史事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商鞅變法,那可是戰國時期一次十分重大的變法。經過這次變法,秦國從一個西陲小國,一躍而起,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然而,為了變法圖強,商鞅推行各項法令的時候,在具體的措施上過於嚴酷、殘忍。也就是說,在商鞅眼中,只要是能有利於新法的推行,可以不擇手段。
這樣一來,他就沒有在看到事情有利一面的同時,也看到有害的一面,犯了做事過頭的毛病。
最終,沒有具備《中庸》“中”的智慧的商鞅,死在了自己制定的嚴刑峻法之下——由於變法變過了頭,他得罪了大量舊貴族,被判處車裂的酷刑,慘痛而死。
在中國歷史上,另外一個做事過了頭的著名人物,就是明朝的于謙。
這個于謙,跟商鞅一樣,也曾經是功不可沒的大臣。可是,他最後的命運,卻同樣是不得好死。
這是為什麼呢?還是讓我們回到歷史中,去看一下吧。
實際上,于謙的死,也跟他為人處世的過於苛刻、好走極端,缺乏全面考慮有關係。
我們知道,在中國歷史上,于謙是以率領明朝軍隊,打敗入侵的瓦剌軍隊,救回明英宗而流芳百世的。
4。利害大小,不可不慮(2)
當時,明英宗即位不久,就面臨了北方遊牧民族瓦剌的屢次進犯。
在一系列的談判協商失敗之後,瓦剌軍隊大舉進犯。
他們與明朝太監王振內外勾結,在“土木堡之變”中,大敗明朝軍隊,還擄走了明英宗。
堂堂天朝上國,竟然被遊牧蠻族給搶走了皇帝。這麼大一個國家,一時之間,竟然群龍無首,那還得了?
得知皇帝被俘虜的訊息,明朝的高官們簡直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