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了,可別累著。”可是,無論他怎麼勸阻,老太婆還是執意要去。
無可奈何之下,樵夫只好揹著老太婆,來到了山上。
到了一個野草叢生的山坡時,老太婆讓樵夫把她放下來。
她坐在一塊石頭上,指著一叢長著線形葉子、開著雪白帶紫色條紋花朵的野草說:“你去把它挖出來。”
於是,樵夫就走過去,扒開土,挖出了一小段黃褐色的木根。
拿著這個東西,他好奇地問:“媽,這是什麼?”
老太婆答道:“這是一種藥草,它的根可以治肺熱、咳嗽、發熱等病,用途可大啦。孩子,從今天起,我就教給你採藥術。你是一個好心人,學會了採藥術,要把它用在為窮苦人排憂解難上。”
樵夫一口就答應了。
看著這個心地善良的兒子,老太婆十分滿意地笑道:“我尋找了這麼多年,也沒碰見一個真正關愛他人的人。孩子,你才最懂得我的心思。你手中這藥,就叫做‘知母’吧!”
從此以後,善良的樵夫和知母的故事,就成為了仁者愛人的經典故事,被人們廣為流傳。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論語》。不過,在《中庸》裡面,也包含著這樣的意思。也就是說,《中庸》所講的仁愛,本身就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
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含義呢?讓我們先去看看《論語》裡面是怎麼說的。
《論語·顏淵篇》記載:
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段對話的意思是說:
孔子的弟子仲弓問孔子,如何處世才能合乎仁愛呢?
孔子回答說:“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時,認真嚴肅地對待,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無論身處朝廷,還是身處民間,都不要隨意發牢騷。”
仲弓感激地答道:“我雖然十分遲鈍,但一定會記住老師的話。”
另外一段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記載,是在《論語·衛靈公》裡面: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段對話的意思是說:
子貢問孔子:“有哪一句人生格言,是可以一生都奉行的呢?”
孔子答道:“那就是恕啊。你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
經過《論語》這本儒家經典著作的宣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成為了儒家文化的精華。
從上面兩段對話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指的就是一個人假如自己不想要某樣東西,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
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字“恕”。
在孔子那裡,“恕”這個字,就是寬恕的意思。在這位聖人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一種寬和的心態去為人處世。
只有一個內心寬和,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道理的人,才真正稱得上是個仁者。
因此,我們說仁者愛人,其實就包含了寬恕待人這方面的意思。
事實上,在《中庸》裡面,也講到了很多寬恕待人的道理。這些道理和“中”的道理一樣,都是《中庸》這部經典所包含的人生智慧。
那麼,《中庸》所講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究竟是怎樣一種人生境界呢?
從表面上看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指的就是人應該有一個寬廣的胸懷,在待人處事之時千萬不要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
不過,這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第一層含義。
在現實生活之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包含著另外的一層含義,也可以說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這是怎樣的一種智慧呢?讓我們先去看一個發生在國外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非洲的某個國家。
那個國家是由白人組織的政府,他們實施了“種族隔離”的政策,白人十分歧視黑人,認為他們是低賤的種族,甚至不許黑面板的人進入任何公共場所。
一天,一個金髮碧眼、膚色白皙的美女來到海邊的沙灘,躺在軟床上,享受著舒服的陽光浴。
這裡陽光充足,沒過多久,美女就睡著了。當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