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僅僅因為房產商賺錢太多就指責他們是沒有道理的。至於房地產開發中存在的高檔化傾向,那主要是因為市場的需求如此,就像潘石屹所說的那樣。如果建造高檔房子更賺錢,人家當然會多建。再者,產品的結構也屬商家的經營自主權,就像賓士寶馬汽車公司不生產低檔轎車一樣,都是無可非議的。不管怎麼說,這些都與政治或道德沒有關係。拿政治標準或道德準則來“批判”,不僅如同雞同鴨講,而且沒有實際意義。
周榕所列“罪狀”中充斥著“人民”、“拜金主義”、“腐朽的生活方式”等政治概念。且不說在經濟領域中不應該出現這些詞語,即使是現代政治話語體系中,這些概念也在淡化。“人民”這個概念太泛了,含義不清,指向不明。在現代憲政語境中,很少能見到“人民”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公民”、“納稅人”等概念。“拜金主義”當然不好,但它指的是那種金錢至上、不擇手段追求金錢的價值觀,而金錢等財富的價值本身卻是不能否定的。再者,什麼叫“腐朽的生活方式”?“腐朽”的標準是什麼?難道人們追求高質量的物質生活不對嗎?周榕說:“這種追求拜金主義的文化不符合黨和國家的正確發展方向。”可我翻開《十六大報告》,上面明明白白地寫著“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