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到了夫家在作理論,到了夫家,看到夫家人對她很好,於是就沒有死掉。我漏講了幾點。先說兩點。一,誓言。珍珠曾和寶玉說死也不要回家。也就是說她要和寶玉白頭偕老。第二點是,得不到愛,她選擇死。但是她遇到了很好的境遇,沒有死掉。寫到這裡,作者點評珍珠插話道,義夫節婦,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可以推委的。此珍珠之所以在副冊也。正是前人過那桃花廟上的詩說道,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作者把珍珠比作息夫人,息夫人前後事二夫,她的心一直在前夫身上 ,最後鬱悶而死。珍珠卻生活了下來。很顯然,這裡不是作者糊塗,而是他愛珍珠這個人物。從珍珠的婚姻上我們可以看出女人判斷男人好壞的標準,一是物質條件,而是相貌。三是性格。我只說相貌。也只深深地記住了這一點。就像我們看畫,漂亮的畫我們願意把它掛在屋子裡。相貌平平的畫,我們會丟棄。嫁給一個相貌絕佳的男人,就在自己的枕頭上放了一副百看不厭的畫,女人在這一點上是聰明的。再說另一點。 寶玉不喜歡寶釵是有理由的。寶玉走後,寶釵是很傷心了一陣,但是她很快止住了傷心,她很聰明,想到了傷心也不能把寶玉換回。她慢慢安下了心。這樣的女人男人最不能接受。寶玉要的是完全投入的愛情。寶釵給予他的只是很理智的愛。可以說,寶釵如果嫁給別人也會安心地過。寶玉受不了。然,作者還是把她放在金陵十二釵正冊第一。和林黛玉並列。這是為什麼?後半部分,甄士隱說了一句話。那年,榮寧查抄之前,釵黛分離之日,此玉早已離世,一為避禍,一為撮合。從此夙緣一了,形質歸一。這句話何意?雨村不明白。我是如此推測的。釵黛分離之日,並非指林黛玉死的那一天,書中交代的很清楚。寶釵和寶玉結婚之前,寶玉已經瘋癲過多次。玉的離開表明寶玉不在愛林黛玉了嗎?不是。肯定另有原因。後面的半句點明瞭原因。從此夙緣一了。夙緣指什麼,夙緣是指木石前盟嗎?從此還有什麼呢?從此可以斷定寶釵和林黛玉是一個人。形質歸一,大意是指人間情感的幻境,回大荒山去了。寶釵林黛玉是一人的說法來自於劉心武。我同意。寶玉走後,牽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從他們的反應中可以分析世相。先說寶玉的父親賈政,賈政見到寶玉最後一面還是想留住他。他早知道寶玉不是凡人,早知是不祥之兆,為著老太的緣故,才養育他至十九歲。再看寶玉的母親王夫人。她聽到寶玉出走的訊息後,和寶釵哭的最甚。之後,又說寶玉拋了我我還恨他呢。還有後面的一句最重要的話,也是作者最想說的。我讀了它就再也忘不掉。她說,我為他擔了一輩子驚。這父母二人的感受,表達了弗洛伊德的戀母情節和喬伊斯引用別人的話母愛是唯一的指望。表達了古老的真理。再看薛姨媽的反應。她聽到有寶玉訊息書信後,也是哭。之後是權王夫人節哀。她說,寶釵有了胎,將來生了外孫子必定是要成立的,後來就有了結果了。這裡講到了結果,寶釵的守寡,寶玉的出走不是最後的結局。結局在孩子身上。她希望寶釵的孩子能和蘭哥一樣中舉作官,復興家業。說到了結局,在故事的結尾處,甄士隱過牌坊時遇到了一僧一道,僧人說,情緣尚未全結,倒是那蠢物已經回來了。這句話的意思是,正副十二釵都是苦命,差不多全死去了。其他沒有記錄在冊中的,人間定還有很多,這個潮流是要繼續下去的。僧人對寶玉的稱呼是蠢物,是說他活在女人中卻不能救他們於苦海。大乘佛法講拯救。同時還意味著寶玉十九歲之前不能明白人生情緣不過是幻象。這一回裡沒有寫寶玉思念林黛玉,這又跳出了一般小說的模式。跳出了人們的正常思維。我對這點是這樣看的。寶玉做了和尚,了卻了塵緣。這也是皇帝認為寶玉是過來人的原因。他和世間的和尚有所不同,他相當於天界的神。所以,他才能如此超脫,不然,他是不可能不念及林黛玉的,縱使他做了和尚。這部書的結局到底是什麼,現在你該明白了。還有其他多種推測出來的結局。劉心武認為,寶玉和寶釵結合後,由於沒有愛,寶釵不能忍受,憂鬱而死。之後,寶玉娶了湘雲,二人白頭一生。湘雲就是脂硯齋,生活裡,曹雪芹的前妻留下一個孩子,他很喜歡他。如薛姨媽所說,他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希望,是他讓曹雪芹在困苦中堅持活下去。當然還有脂硯齋的幫助。曹雪芹從小就是聰明絕頂之人,是老師的驕傲,讀過三大名著,第四個是他寫的。他熟讀祖父的詩歌。家中曾經供過魁星,中過鄉試,這些都讓他很自負。也讓他看到了自己的才能要用到什麼地方。小說可以把自己的文才和對人生的思考全部容納進去。他的繪畫才能和擊劍才能不能表現。所以,我們再也看不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