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好不好?修養到最後,感覺到我這一生可以承擔更大的使命了。
《孟子》裡談修養的快樂,還是以舜為例。孟子說,舜吃乾糧啃野菜的時候,就像準備一輩子這麼過似的。當他當上了天子,穿著麻葛單衣,彈著琴,堯的兩個女兒侍候著,又像本來就享有這種生活似的。什麼意思呢?樂天知命。舜窮困的時候,覺得我這一生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沒有什麼關係。後來當了天子之後,有各種享受,覺得這也沒什麼特別,因為我的心不在享受上。“若固有之”,好像本來就是如此,人生都在自己手上,這是《孟子》裡描寫舜最令我感動的一句話。
在這裡我想到《莊子》裡的一個故事。莊子很喜歡拿孔子作為古代人物的一個代表,有時候加以批評,有時加以稱讚。孔子在陳蔡之間被圍,幾天沒有什麼糧食,學生們開始抱怨了。孔子對他們說,君子“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莊子·讓王》),窮困的時候快樂,通達的時候快樂,我的快樂不在於窮困跟通達,而在於道。孟子跟孔子是一致的。
現在我們應該明白了,為什麼要修養?修養是成就自己,到達某種程度之後,快樂就會由內而發。
孟子還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窮困的時候努力讓自己變得完美,顯達的時候讓天下人一起變得完美,這就是讀書人的理想。仔細閱讀《孟子》中的這些描寫,我們會發現,修養是多麼關鍵,由修養而來的快樂又是多麼讓人讚歎。
孟子甚至還說:“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盡心下》)去向權貴進言,一定要先把他看輕,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樣子放在眼裡。為什麼?權貴要生活的享受,如果有一天得志,我不要這種享受,我把古人的理想加以實踐,為百姓服務,所以何必害怕他呢?這代表人格是平等的。
官職、地位,要看個人的專長跟機會,人格是要自己負責的。
一、仁政的出發點
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界始。”(《滕文公上》)這為他的仁政理想定下了基調。仁政要從劃分田界開始,劃分田界是讓老百姓耕者有其田,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有收成,養家餬口。周朝實行井田制度,九百畝這麼大一個地方,?一個井字,中間這一塊稱為公田,八家各分一百畝地,稱為私田。公田是大家一起耕,其收成抽出來當稅收。公田上的農事做完,然後才敢做私田的事。這同一井田的八家人,出入的時候互相結伴,強盜來的時候互相幫助,生病的時候互相照顧,老百姓就會親近和睦。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井田不光是一種?濟制度,也隱約有一種社群的觀念了。
以井田制為基礎,下一步就要設法做到,不要去耽誤老百姓耕種與收穫的季節,糧食自然吃不完。細密的漁網不要放在大池裡捕撈,魚鱉自然吃不完。砍伐樹木按照一定的時間,木材自然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又用不盡,這樣就使老百姓養家活口、辦理喪事(木材也用來做棺材)都沒有什麼不滿,這就是王道的開始。這些條件,今天聽起來好像沒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在古代來說,已?很不容易了。
再進一步,在五畝大的宅院中種桑養蠶,50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綿襖。雞、狗與豬這些家禽家畜,不要錯過繁殖的季節,70歲的老人家就有肉吃。孟子說:“70歲的人有絲綿襖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不捱餓也不受凍,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是從來不曾有過的。”
反過來看,這也反映出戰國時代社會是非常不公平的。孟子?常抱怨那些諸侯“率獸食人”,廚房裡有肥肉——豬養肥後再殺,馬廄裡有肥馬,但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有餓死的屍體,老百姓的糧食都被豬、馬吃掉了,這等於率領野獸來吃人。所以孟子談到仁政的時候,首先提出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這是樸實的要求,任何人都希望有這樣的生活條件。他不是唱高調,忽然就來一個很高的理想,而是很務實,要把農業社會的井田制辦好,然後一步一步深入,最後讓每一個人都能夠過得愉快。
接著就要談到有恆產有恆心這樣的觀念。孟子很瞭解老百姓的痛苦,他說,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因而也就沒有堅定的心態。沒有堅定的心態,吃不飽穿不暖,就可能去違法亂紀,飢寒起盜心啊。如果他們犯了罪,被逮捕關押,受到懲罰,這就等於是統治者設下羅網陷害百姓。所以孟子強調要讓每一個人都有固定的產業。當然孟子也說,只有讀書人例外,讀書人沒有恆產也能夠有恆心。他實在是太看得起讀書人了,他想的大概是像顏淵和他自己那樣的讀書人,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