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懸紅三萬兩。為懸紅而想取楊項上人頭的恐怕非僅職業殺手而已。

“香港還是有危險。就連傳聞中的刺客也能大搖大擺走在街頭。說起來還是日本的治安最好,更何況又有自己的同伴。”

眾友人勸他赴日本。

“又是日本嗎?……”

楊衢雲不大睬理這一忠告。在惠州起義之前,他曾去過日本,當時在芝的紅葉館由犬養毅和頭山滿等人舉辦了一場“孫文、楊衢雲、鄭士良歸國壯行會”。前一次的日本之行,楊衢雲將興中會的會長一職轉讓給了孫文,此事對他而言夾雜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孫文勸楊衢雲前來日本,並在興中會的會議中透過一項支付前會長赴日旅費的決議案。

“男子漢死有何懼?我在此地教英語足可養妻育子。我不願亡命而使用會里的費用。”

楊堅決不受。

其祖父楊福康曾任官職,後棄官赴外國。其父楊清河生於當時的英屬檳城。楊衢雲也是出生在檳城,十六歲時歸國方始讀了五年漢文。他回到福建後又移居香港,在造船所工作時因事故而失去右手三根指頭。之後他學會英語而任教職,後來又進入招商局和外國公司工作。

他眼見外國人輕侮自己的同胞,興起“種族思想”而與友人創立輔仁文社。後來與孫文等人的團體合併而成為興中會的母體。兩者合併的關鍵人物便是楊衢雲的友人尤列,也是“四大寇”之一。

反叛清朝的人可在相距咫尺之遙的香港漫步街頭,但也受到香港政府的警察的監護。

鄭士良和楊衢雲遭查明是惠州起義的主謀,讓清朝當局對他們燃起莫大敵意。

當然,遭通緝者時時都保持著戒心,而且他們也約莫清楚殺手是誰。

殺手是個名叫陳林的男子。陳林放棄了精心策劃的刺殺方式,選擇在光天化日之下發動突襲的方法。

楊衢雲的英語教室設在結志街五十二號二樓。殺手陳林突然闖進教室,掏出手槍射擊後立即離去。因平常熟練射擊,僅一槍便讓楊身受重傷。

陳林仔細調查過現場,行兇後在瞬間便逃逸,急奔廣州。

友人勸他,縱然你動了手,但當局為杜悠悠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