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洗臉用的是別人的洗腳水。
儘管如此,宋如華還是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大學期間,他最喜歡看哲學、天文學和人物傳記。對哲學的深入學習,鍛鍊了他的邏輯思維;天文學知識的深遠視野開闊了他的眼界,使思維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大量閱讀名人傳記使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成功的人。
在一次學校運動會上,宋如華腳穿一雙磨破了底的運動鞋,在百米賽跑中勇奪第一,站在領獎臺上,人們為他鼓掌祝賀,但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腳已被磨出了血。
大學四年寒窗生涯,宋如華克服了語言、飲食、經濟拮据等一個又一個困難,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1983年,一心想分回家鄉的宋如華被人事處安排留校,事出意外,他想不通,人事處告訴他:〃別人想留校還沒機會,你還不願意?〃21歲的宋如華被留在應用物理系任教,並攻讀在職研究生。
從此,在電訊學院裡,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身形瘦削的年輕人,衣著儉樸,戴著一副深度近視眼鏡,肩掛帆布書包,日復一日穿梭於寢室、教室和圖書館之間,這個年輕人就是宋如華。當時,他還給自己定了一個〃八不〃原則……〃一不出國、二不經商、三不抽菸、四不喝酒、五不唱歌、六不跳舞、七不看電影、八不逛公園〃。
宋如華以一種近乎瘋狂的好強做好每一項工作,雖然他的最高職務只是應用物理系基礎物理教研室的工會小組長,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的積極性,在組織和參加工會活動時,他辦事主動熱情、利落果斷,博得同事們的一片好評。在教學中,他擔任了被同行視為〃雞肋〃的《大學物理》課的教學工作。為了講好課,宋如華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備課,熟悉到上課時間可以不用看教案;為了保證教學效果,他還反覆練習普通話。
大學物理是基礎課程之一,多采用大班教學的方式,一個階梯教室中常坐滿了近百名學生,教學效果容易受課堂環境的影響,被很多老師認為是費力不討好的課程。但是,在宋如華上課的教室裡,總是座無虛席,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下課時學生們常用掌聲向他表示感謝。其他年級和系所的學生也慕名來旁聽。在每學期的學生評教活動中,深受歡迎的宋如華總是得分最高的教師之一;在他任教的年級,大學物理的考試成績非常優秀。在一次全校性的學生基礎課評教活動中,宋如華得到史無前例的滿分,一時傳為校園美談。
與此同時,宋如華還擔任了電訊學院的教學試點班〃H(High)班〃(即優等生班)的班主任,工作之餘他經常與學生們打成一片,談古論今。他還主動參與和擔任了一些科研專案,包括國家〃863計劃〃專案、電子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等方面的課題等。
辛勤耕耘換來累累碩果。1990年,宋如華被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授予〃機電部青年教書育人特等獎〃(電訊學院隸屬於機械電子工業部),當年的電子行業系統僅有一人獲得此獎。由於業績顯著,他被破格晉升為講師;1991年,宋如華再次被電訊學院破格晉升為副教授,成為博士、碩士雲集的象牙塔中屈指可數的青年教授。
在躁動的人們看來,宋如華的成功是如此的讓人羨慕……不久的將來,他可能會成為一位知名的教授、專家或學者,可以著書立說,出國講學,開展科研,培育桃李;又如此的讓人覺得平淡乏味……他可能拿一點可憐的薪水,在學校裡靜靜地生活,一直到老。
外面的世界,是一天比一天精彩,但宋如華深知,今日來之不易,想想早逝的母親,想想現在還在山村待著的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的父親和姐姐,想想鄉親們送他上大學時給的11個〃出人頭地〃的茶葉蛋,他暗暗下定決心,要爭取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山重水複的雅安〃社教〃(1)
雅安,向有中國〃雨都〃之稱,相傳是神話中女媧補天的地方。它位於四川省西南部的二郎山區,東鄰成都,西連甘孜,南界涼山,北接阿壩,群山圍繞,青衣江穿城而過。
1991年下半年的雅安〃社教〃,徹底改變了宋如華的人生軌跡。在後來由《華西都市報》與四川省科委科技人才開發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成功人士與卓越人才講壇〃上,應邀發表演講的宋如華在介紹個人成長過程時說……
〃我7歲時失去母親,17歲離鄉背井到成都求學,27歲到雅安從事社教工作,思想發生重大變化,從而萌生了下海辦企業的想法,現在雖然37歲未到,但仍然能從這當中發現這個11年的自然法則。每個人命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