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必須要做,我思考很久了,做這個對於提升咱們的技術水平有幫助,相當於一次大練兵,你知道的,我的目標是智慧手機,p4就相當於智慧手機的簡化版。另外還有就是品牌,天上突然掉下來一個品牌,你覺得消費者會買賬?咱們何德何能讓消費者另眼相看?所以要早做籌劃……”何賢把自己的想法又詳細的說了一遍。
“你要用總公司來打品牌?還要大打廣告?要做高階產品?還要推出多款產品?”董海越聽越覺得何賢太激進了,雖然很早以前就知道何賢要做智慧機,有遠大的目標或者說夢想,但是還不到三個月就丟擲一個這麼大的計劃,著實是把他驚呆了。董海拿著一個p4翻過來覆過去,思考著實行這個計劃帶來的影響,辦公室陷入的沉靜。
過來一會,董海感覺嗓子還有點發澀,艱難的開口道:
“這要花很多錢的,你知道嗎?”
“我知道。”何賢冷靜而堅決的說道。
“而且這樣很難掙到錢的,不賠錢就不錯了,你知道嗎?”
“我知道。”
“還要投入很多人力和公司的精力,你知道嗎?”
“我知道。”
“不僅僅是研發,市場推廣、渠道、售後這一塊都要建立起來,我覺得有點像一個無底洞,你知道嗎?”
“我知道。”
“如果失敗,你的積蓄都要賠進去,鳳凰科技公司可能一蹶不振,甚至你那個三碼機公司也會遭殃,你知道嗎?”
“我知道。”
“即使你要做播放器,你可以從低端入手,可以走三碼機的渠道,而你要做高階品牌,難度係數提升很多倍,你知道嗎?”
“我知道。”
“好,既然你都知道了,那我支援你,說實話,這個計劃啟動的有點早,不過既然你都考慮清楚了,那我也不勸了,那就按你的思路來做。”董海見何賢態度很堅決,顯然所有不利的事情都已經考慮到了,只能作罷,現在最重要的是幫助何賢來設施這個計劃。
何賢見董海不在糾結,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也長出了一口氣,這個計劃確實有些激進,甚至有些瘋狂,一個正常的老闆是不應該這麼做的,按何賢現在三碼機大王的地位,應該繼續走這個很有前途的事業,做低價播放器才對,現在這個路線確實讓人很難理解。
但是很難理解也要理解,必須要理解,實在理解不了那就只能換人,自己的決心是不會輕易動搖的。
“人呢?得找一些有相關經驗的人,還要招一個帶頭人。”董海說道。
“不著急,先內部組建一個小團隊,讓張向東帶隊吧,他不是想做專案經理嗎?讓他試試,後面你們再研究招聘的事。把張向東叫過來吧,看他願不願意挑擔子。”
“不從外面招聘嗎?”董海疑惑道。
“不用了,給內部的人一些機會,而且做p4難度應該不大,試試吧。”
……
此時的張向東正在對幾個新來的硬體部人員進行培訓,一般大家都喜歡叫分享會,不過張向東心裡認為這就是培訓,分享個錘子,跟一班菜鳥有什麼好分享的。
其實作為技術崗的培訓確實比較特殊,不像銷售崗和市場推廣崗位需要懂很多套路和技巧,技術崗的培訓就是就是講講公司的情況,讓大家對公司有個總體瞭解,認可公司的能力和潛力,再就是大概的講公司制度,不要墨明棋妙的就吃考核,再一個就是張向東想趁機瞭解一下這幾位,好接下來分配崗位。
現在公司的接單能力大概是每個月三十單,董海組織幾個部長開會討論,大家商定後的目標是下個月達到六十單,直接翻倍,這些新人都要儘快透過內部培訓,然後還需要去聯發科進行培訓後才能正式上崗。
總體來說,這份工作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一款一款的手機從自己這裡交出去,流通全國,到達每一個消費者手中,每一部手機裡都有自己的貢獻在裡面,自己一個月的工作能影響到幾十萬人,也算是社會里的“一方人物”。
前面幾個案子做下來,因為比較新鮮,感覺收穫很大,還挺有意思,與以前在科鍵時的工作體驗完全不同,但是一個月下來,新鮮感消散之後,簡單而重複的工作開始枯燥起來,古人誠不欺我,有了聯發科的晶片,硬體工程師確實沒有太多技術性的工作需要去做。
張向東想到何總的遠大目標,又覺得很有希望,暗想,會好起來的,公司要做自己的真正的手機,應該不用很久,有個一年兩年的,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