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

鄭澤昭被徐璟這話徑直說愣了,緊縮著眉頭道:“王爺此話……是何意?”

“二郎聰慧,應當聽得明白”,徐璟負著手,“鄭家此次的罪名,是藏匿罪臣之子,意圖謀反。”

鄭澤昭腦中空白一片,覺著耳朵也不靈光了,聽徐璟說話如同隔著一層似的。

徐璟看他一眼,兀自敘道:“先帝在位時,有一名臣姓伍貴名延宗,博學多聞,家學與道家有些淵源,能測乾坤卦。前朝即將覆滅之時,乾坤卦開,卜得先帝有帝王命數,遂進言諫之,從龍左右,忠心輔佐,是謂\\\\\\\'一卦定天下\\\\\\\'。這些,二郎想必聽過吧?”

鄭澤昭懵然點頭,想了想說:“伍氏一門乃開國之臣,凡世家子弟,恐無人不曉,我聽聞過並不奇怪。”

他嘴上雖這般說,心下卻憶起幼時老太爺時常與他說到伍家,說完便會長嘆一聲,問自己有何看法。他若讚賞,老太爺便會蹙眉教訓,說伍氏一門不過巧言惑君之輩,實無將相之才;可他若出言貶折,老太爺又會大怒斥責。

當時曾甚覺奇怪,但畢竟年紀尚幼,未作多想,而等他年長些老太爺倒甚少提了,之後伍氏滅門一案被人漸漸淡忘,也不再復“乾坤卦,定天下”之說。

如今細細想來,鄭澤昭不禁面色微變,冷言道:“我自一出生便是在鄭家,父親是鄭家長房嫡子,母親出自琅琊王氏,我的名字亦在族譜之上。王爺眼下只憑著這幾件冷物,便說我非鄭家所出,而是伍氏之後,未免有些荒唐!”

“荒唐……”徐璟似乎是想到了甚麼,神色攸地一暗,低聲自語,“委實荒唐。”

燭火跳躍,“啪”地一聲爆出燈花,徐璟回神,轉身指著那塊玉佩道:“這方墨玉,是…伍大人隨身之物,得自回鶻。當年有次在宮裡,被我扯下來把玩,不小心掉在地上,將這仙鶴的嘴給磕掉一塊兒。”

“原來如此”,鄭澤昭下意識接了一句,這玉佩他一直當母親小王氏留給他的,時常在手裡摩挲,哪有一點兒微瑕他最清楚不過,只是他不記得自己在哪兒磕碰過,小王氏也從沒跟他提起,想不到原是這般,鄭澤昭扶了下桌案,覺得有些頭重腳輕。

“當時,我方四、五歲,一時來了心性,想要用一顆琉璃珠還他的玉佩,母親為此責罵了我,我還哭鬧了兩日。大了後知曉,墨玉有靈,不能輕易易主,可過了很久後,伍大人竟想起來了,不知在哪尋了塊十分相似的的玉佩獻給我,不過我那時早忘了此事……”徐璟說到這裡,驀然頓住了,指指鎖著乾坤卦的楠木方盒道:“二郎,可能開啟叫我瞧瞧?”

鄭澤昭已經將裡面的東西看過了,只是此時再看卻覺著這小小的方盒有千金重,他吸了一口氣才將盒子緩緩開啟,裡面除了一個八卦盤,還有一個半月形的青石卦引子,鄭澤昭斂眉道:“王爺想測也不成了,卦引少了一個。”

徐璟看過之後卻是渾身一震,虛虛退了半步,閉眼嘆一聲,打懷裡掏出一物,用素絹包著,說:“另一個卦引,在這裡。”

鄭澤昭詫異:“怎會在王爺這裡?”

徐璟擺擺手,“此事說來話長,你無需知曉”,顯然並不願談及。

鄭澤昭自己正是心緒難平,一時也便沒有細究徐璟此刻的異樣。

徐璟定了定神,又道:“你若還不信,自可日後再問鄭老太爺與鄭家大老爺,二郎,我知你一時難以置信,幾日前,我也與你是一般心情。”

鄭澤昭道:“王爺早前便已起疑,恐也不是前幾日方知此事吧,如何能相同?”

徐璟笑笑,並不多說。

鄭澤昭抿唇站了一會兒,強逼自己穩下心神,片刻後道:“那看來,王爺此次的確是來押我進京的。只是此事既因我而起,我與王爺去便是,左不過丟了性命。但望王爺看在以往的情面上,能放過我四弟和七妹,信芳在這裡先拜謝了。”說著,躬身一揖。

徐璟卻搖頭,上前扶了他一下,“我本在長安,得了訊息,一路趕往燕州,又從燕州到洛陽,並非是為捉拿你們兄妹,二郎,你儘可放心。如今既確定你是伍氏之後,我更加……不會叫人傷你性命。”

徐璟今日轉的太快,鄭澤昭不由蹙眉:“此事非是一般,王爺緣何幫我?”

“因著……”徐璟躊躇了一下,溫言道:“幼時,伍老太爺和伍大人都曾有恩於我。”

——然心裡卻說,因著,你應叫我一聲兄長。

鄭澤昭籲口氣:“王爺坦蕩,我自然信得過。”

徐璟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