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秘笈篇·“咒語盜墓術”一說到底是真是假》、《後果篇·盜墓者多遭報應不得好死》諸章節)但如楊輦真珈這般喪盡天良的十分罕見。其罪行,史上記載也很清楚。
元朝統治者作為外族,在執政中原後,對過去在漢人眼裡是同樣身份的藏族人頗為器重,楊輦真珈便深受忽必烈的青睞。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楊輦真珈被任為江南釋教總攝(相當於總管江南地區佛教事務的官員)。
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癸辛雜識》、元末明初黃岩人陶宗儀所著《南村輟耕錄》,均記載有楊輦真珈盜南宋帝王陵的記述。《南村輟耕錄》(卷4)稱:“歲戊寅,有總江南浮屠者楊璉真珈,怙恩橫肆,執焰爍人,窮驕極淫,不可具狀。十二月十有二日,帥徒役頓蕭山,發趙氏諸陵寢,至斷殘支體,攫珠襦玉柙,焚其胔,棄骨草莽間。”
當時楊輦真珈夥同僧人允澤等人,帶人到陵區。當時負責護陵的羅銑堅決阻止,允澤聽不勸阻,抽出刀來就要殺掉羅銑。在這種威逼之下,楊輦真珈一夥人才得以進入陵區,開始“盜墓作業”。
南宋一段歷史是很糟糕的。1127年5月,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至1279年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趙昺跳海滅亡,共歷152年。南宋先後有九位皇帝,六位葬於浙江紹興寶山,分別宋高宗趙構的永思陵、宋孝宗趙眘的永阜陵、宋光宗趙惇的永崇陵、宋寧宗趙擴的永茂陵、宋理宗趙昀的永穆陵、宋度宗趙禥的永紹陵。末三帝葬在哪,要麼失考,要麼在異地(深圳)。
楊輦真珈沒有放過一座能找到的帝王陵,連后妃大臣墓、民冢都未能倖免,盜掠去了無數財寶。《元史·世祖本紀》(卷17)有如下表述,“初,璉真加重賂桑哥,擅發宋諸陵,取其寶玉,凡發冢一百有一所,戕人命四,攘盜詐掠諸贓為鈔十一萬六千二百錠,田二萬三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