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國所犯的錯誤頗多,下面逐國一一道來。

第一,“三家分晉”與秦國東進。

在上部裡,我們用了一個章節的篇幅講述了“三家分晉”,目的就是為了闡明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偶然性。當時如果沒有“三家分晉”,或許會由智伯一家獨霸晉國。如果強大統一的晉國橫在秦國東邊,秦國還能輕易地兵出函谷關嗎?如果沒有“三家分晉”,強大的晉國足以使秦國無法東進,更無法兼併六國。但是,歷史竟然讓一個強大統一的晉國消失了。如果不是“三家分晉”而是“三家分秦”,那麼最終將會由誰來統一中國,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晉國像秦國一樣沒有分裂,或者像齊國一樣由田氏代替姜氏,晉國的完整統一就有可能得到儲存。如果秦國的近鄰是一個強大統一的晉國,秦國統一天下還有戲嗎?所以,“三家分晉”是晉國所犯的重大錯誤,也因此成就了秦國。

第二,趙國盛衰與秦並天下。

“三家分晉”使阻擋秦國東進的最大障礙消失了。但是,歷史竟然又讓韓、趙、魏三家之中冒出了一個強大的趙國。趙國是三晉之中最強大且最有能力阻擋秦國東進的國家,但是,趙國偏偏出了一位壯年就退居二線的趙武靈王,這是整個戰國史上唯一的一例。趙武靈王如果不壯年退位,如果不突發奇想地將趙國一分為二,讓大兒子做代王,小兒子做趙王,趙武靈王會壯年餓死嗎?趙武靈王犯了這麼一個低階的錯誤,最大的受益者當然又是秦國。趙武靈王的孫子趙孝成王如果不聽信讒言,信任並重用廉頗,秦國怎麼能夠在長平一戰中摧毀趙國四十五萬生力軍呢?如果趙國儲存下這四十五萬生力軍,秦國統一中國的大趨勢還能形成嗎?假使趙國的亡國之君趙王遷能夠信任並重用李牧,也不至於使趙國如此迅速敗亡。歷史又一次眷顧了秦國。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十六 六世餘烈(6)

第三,韓國悲劇和秦的統一。

韓國的悲劇是韓非生不逢時。韓非是比商鞅更偉大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如果能夠得到韓王的信任,能夠擁有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一定可以讓韓國強大起來。但是,在韓非出生之時秦國已成氣候,相比之下,韓國國力大大不濟。歷史沒有給韓非一個施展才華的時間和空間,這麼一位法家天才到了亡國之時才出現,這是韓非的悲劇,更是韓國的悲劇。但是,這對於秦國而言,又是一次有驚無險的機遇。

第四,魏國的錯失良機與歷史對秦國的垂青。

魏文侯是魏國第一代國君,他在位五十年,重用李悝,在各國中率先實行變法,這使得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第一個強大的國家。而且,魏國的強大足足比秦國早了半個世紀。如果照此發展下去,魏國完全有統一天下的可能。然而,魏國卻因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一蹶不振。更重要的是,魏國的傑出人才不斷外流,例如吳起、商鞅、孫臏、范雎等,紛紛離開魏國。公元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聯軍大敗秦軍。第二年,秦王嬴政即位。但是,這麼一位能幹的信陵君,最終卻不受重用,被魏安釐王罷免賦閒,以至於鬱鬱寡歡,酒色相伴,四年後去世。如此國君,如此待賢,國家豈能不亡?這又為秦國一統天下掃除了一個障礙。第五,燕國的不識大體和秦國的統一。燕國國力弱小,在戰國七雄之中本無關大局,然而,燕國享受了秦國“遠交近攻”的一切好處,同時還為秦國統一天下幫了大忙。這是從何談起呢?

一是燕國弱齊。齊國是東方大國,是秦統一天下的最大對手之一。但是,燕國積極謀劃五國伐齊,佔領齊國五年,報了一國之仇,也為秦統一天下掃清了一個重要障礙。

二是燕國疲趙。趙國是燕國的天然屏障,阻擋了秦國對燕國的侵擾。可是,燕國國君極其昏庸,完全沒有大局意識。長平之戰以後趙國極需時間休整,恰恰在這一關鍵時刻,燕國發動了對趙國的戰爭,使其不但不能休整,而且還損耗國力與燕國打了三年仗。秦國借燕、趙大戰之機,鯨吞了趙國的大片土地。

齊國弱了,趙國疲了,燕國的屏障消失了,燕國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人們看到的往往是自身的利益,而且是自身的直接利益、眼前利益。但是,一個人的自身利益往往與他人的利益息息相關,眼前利益也往往與長遠利益密切相連。如果只顧個人眼前利益,將直接利益最大化,最終往往導致自身利益、長遠利益大大受損。

燕國正是在謀求本國利益的短視行為中自掘墳墓的。

第六,楚國的失誤和秦的統一。

楚國是七國中國土面積最大的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