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時候才意識到什麼。

“哦!謝謝!謝謝!”

此刻。坐在對面的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年輕的馬華騰。

1999年下半年,騰訊的註冊使用者不斷上升,運營所需的投入越來越大,而初創的騰訊很難應付這樣的開支,尋找投資未果四處碰壁的情況下,正逢建國五十週年的慶典。

原本他是打算拿著相關的檔案和資料到香港尋找境外的風投,但是困難同樣巨大,聽說香港各大財富家族的代表人都有可能被邀請參加這次國慶觀禮,這才遠赴首都試圖碰一碰運氣。

之所以選擇在首都飯店住宿,事實上也同樣是因為他知道那邊的客人幾乎都被安排住在首都飯店裡,原本今天他是打算出去逛逛的,卻不料外面下了大雨,這才到飯店的餐廳小坐一會兒,雨歇了,卻又不想離開。

與張文林相遇,也只是一個偶然,但是現在,他並不知道這個看起來並不出眾的男人極有可能會是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貴人。

見張文林看得出神,馬華騰其實也有些心不在焉,他明白自己的時間並不能消耗在這裡,但是現在的他很盲目,想要在茫茫人海里找到人哪裡是那樣容易的。

現在的他可不是後來的馬大教主,不說一呼百應,找個人還是不難的。但是現在,他僅僅只是一個處於困境中急需投資的年輕創業者,而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足足過了半個多小時,張文林才放下手中的雜誌,這上面有一篇文章很吸引他,原因便是上面有一篇文章在分析白湖灣集團的發展模式,不得不說,這個人的見解不俗。

即使是作為白湖灣集團名義上的總裁,但是張文林對白湖灣集團的掌控力和了解程度都不一定比任何人差,除了兒子張晨。

在這篇文章中,白湖灣集團唯一的弱勢便在於沒有形成龐大的廣告投放群,目前仍然侷限在南江省,而在國內的幾大核心城市中卻沒有產生一定的影響力。

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事實上並不適合白湖灣商業集團這種彷佛天生就應該在大城市發展的新型商業模式。

張文林不得不承認,這個名為“隱為者”的作者很有一番見地,他甚至想見上此人一面,因此有些出神。

“您貴姓?”

張文林有些驚愕。

“哦!我姓張。”

“原來是張先生,我看您看這本雜誌很入神,您是做房產的嗎?”

馬華騰的心情其實並不好,但是創業的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種敏銳性,他從對面那個男子的眼神中看得出這本雜誌很吸引他,雖然他並不經營房產,但是也知道,這種雜誌其實是一些二流的作者寫的,上面吸引人的東西並不多,或者說噱頭要大於實際意義。(未完待續……)

ps:群號439…778…960看正版想噴作者的希望大家都來!

第202章 人才難得

其實馬華騰對房地產這個迥異的行業並不熟悉,甚至可以說是到了隔行如隔山的程度,讓一個搞計算機的去分析房產,的確有些稀奇。

但是他懂經營。

中國有句古話,一通百通,不管什麼事情,只要抓住本質,道理都是一樣的。

這是能否成功的關鍵。

所以當看完張文林遞過來的那篇文章後,他就發現這個叫做“隱為者”的作者事實上理論水平的確不低,不管是對白湖灣集團存在的問題的分析,還是對白湖灣當前決策的批駁,都很恰當,並不是一味激進地找茬。

而且文中應用到的資料和資料也很詳實,甚至都會讓人懷疑寫這篇文章的人會不會就是白湖灣集團的高層,否則,很難相信,單純地憑藉一些市場上收集到的資料會得到這麼詳實的資料。

對於白湖灣集團。

馬華騰並不熟悉,自然就更談不上了解了,但是他聽說過這個名字。

畢竟目前在國內,市值規模能夠達到數十個億的民營企業,實際上並不多,甚至是極少數的。

所以現在的白湖灣集團雖非名企,但是那也絕對是一個相當具有影響力的大型企業。

隨著白鶴經濟特區的橫空出世,無錯小說 m。quledu。白湖灣集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也算是小有名氣的一家企業,但是具體的經營範圍他並不是十分清楚,所以在看完這篇文章後,馬化騰似乎意識到這個企業的潛力其實並不差。甚至應該說極好。

這是一個創業者最基本的素質,如果連這一點的看不出來。那麼十年後他也不可能會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