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八年二月初五日)生,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1879年,他開始閱讀翻譯成中文的西書,並且遊歷了香港,看到了香港在英國人治理下發生的變化。從此,他大量購買和閱讀西書,鑽研西學,開始提倡變法圖強。1890年間,梁啟超因為自己有了功名,而且對傳統的“訓詁詞章”很有修養,沾沾自喜。社會上神童的美譽,也讓他目中無人。所謂少年狂,就是這種人的典型心態,其實學問的根底還很淺。因為偶然的機遇,經朋友介紹,有一天他去拜謁康有為,從早上一直到晚上,經過了6個時辰、12個小時的談話,聽康有為把傳統的舊學問批得一無是處。康有為獨創的理論、開闊的視野、豐富的西學知識,聽得梁啟超“且驚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懼”,把自己的自大狂一掃而空,於是“屈尊”拜康有為為師,自此成為康的得意門生。從1890年到1894年間,他一方面跟隨康有為學習,一方面也參與了康有為的理論著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的編寫工作。在這些著作中,康有為假託孔子的主張,來提倡現代向西方學習。從此,梁啟超成了康有為維新變法運動的骨幹。他一改八股文風,以清新通俗、筆端常帶感情的文字,成了康有為學說的宣傳鼓動家。“康梁”成了一個名詞,就是19世紀90年代末那場維新變法運動的領袖和代表。
中國老一代的變革者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搞的洋務運動(或稱自強運動),重視的是西方的技術和物質文明,並不認為西方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文化比中國先進。儘管中國與列強每戰必敗,中國人的“天朝上國”的自大心態很難扭轉。除了幾位前衛性人物的探索之外,真正提出要向西方的政治文教制度學習,就是從康梁的維新變法運動開始的。
1894年,即甲午年,日本對朝鮮、中國發動侵略而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在戰爭中潰敗。“天朝上國”、“同治中興”這一類自大的話語,竟然被小小的落後的日本一掃而空。空前的民族屈辱使中國人放下了自大的心態,也激發了變法圖強的要求。1895年5月,康有為、梁啟超動員了各省在北京的舉人1000多人,聯名上書給光緒皇帝,要求拒絕與日本簽署喪權辱國的和約,遷都、練兵、變法。別小看了這次上書,皇權神聖的等級制之下,要把他們的上書送到皇帝手裡,還很不容易。康有為的主張是幾經周折,才逐步為光緒所瞭解。光緒不願意成為亡國之君,才希望嘗試變法。至於究竟要變成什麼樣才能救國,他也懵懂得很呢。此後,康有為和梁啟超透過組織強學會,創辦《萬國公報》(後改《中外紀聞》)、主持《時務報》等,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1897年,梁啟超到長沙擔任時務學堂中文總教習,培養了一批新進青年。後來的護國運動的名將蔡鍔,就是梁啟超在時務學堂時的高足弟子。梁啟超廣泛地宣傳民權、平等思想,抨擊君主專制,主張廢除科舉制度,興辦新式學校,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即提倡新學,反對舊學。主張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師生們在學校裡放言高論,肆無忌憚,熱烈奔放,流傳到了學校之外,卻不得了了。這些離經叛道的話,激怒了頑固保守派,他們要起來保衛孔子的聖教。在中國社會里,這小小的一點點啟蒙竟然都那麼難!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1.三顆政治明星(5)
康有為一再上書光緒皇帝,要求變法,終於得到光緒的支援。1898年6月11日,光緒釋出“明定國是”詔書,宣佈實行變法。要知道,維新派的民權主張,當時還只是少數人關起門來說的悄悄話,在變法的措施中是沒有的。僅僅是一些官制改革,廢除科舉、興辦學校的主張,就得罪了慈禧太后和她周圍的頑固派大臣,光緒皇帝的位置也遭到威脅。袁世凱答應維新派勤王的要求後,9月20日,光緒召見了袁世凱。但慈禧已經於19日從圓明園回到了城內的皇宮,監視著光緒。21日,慈禧即宣佈恢復訓政,幽禁光緒,下令捉拿康有為。袁世凱沒有進行勤王,回到天津後見風轉舵,向直隸總督榮祿告密,出賣了光緒和維新派。這次政變,維新派六君子康廣仁、楊深秀、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被殺,康有為、梁啟超被迫流亡日本。梁啟超和袁世凱也從此結下了怨仇。
這是中國第一代士大夫的意識形態覺醒,因此,也不免顯得幼稚而無力。他們只是在士大夫的小圈子裡進行動員,除了依靠皇上以外,找不到什麼可以依靠的社會力量。儒學三綱五常的倫理觀念,在中國沉積了兩千多年,厚厚的塵土,靠康有為、梁啟超等少數幾個人,拿著一知半解的新學、西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