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誰來負這個責任?所以,我只能以生死去就力爭。我同你有幾十年的交情,我的心情你都不能理解,我還能指望國人什麼呢?只有放聲痛哭了。不過,袁世凱也留下了活話,就是說,王芝祥如果不帶兵北上,也可以考慮任命他為直隸都督。這就為後來的風波留下伏筆。軍隊和地盤問題,是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從此以後,人們慢慢地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到了袁世凱死了以後,爭地盤的軍閥混戰成了家常便飯。但辛亥時期,許多人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意識到。
唐紹儀從南方組閣回到北京後,繼續向袁世凱力爭由王芝祥擔任直隸都督,柏文蔚擔任山東都督,並且建議把張勳的部隊裁撤,以緩和與南方軍界的矛盾。他希望擔當起責任內閣的責任,避免袁世凱與各方面之間的衝突。他敢於與袁世凱相爭,對於總統府的公文,認為不可行的,也就予以駁回。他希望按照《臨時約法》的規定,履行總理職權,調和南北爭議。對於裁遣軍隊,唐也主張南北同時裁遣,而不是單方面裁減南方軍隊。在袁世凱眼裡,唐不過是他的僚屬,現在竟然挾同盟會以自重,有獨樹一幟的趨向,他諷刺唐說:“少川,吾老矣,子其為總統。”閣員中,袁世凱的親信們也就疏遠唐紹儀,沒有把這個總理放在眼裡,直接聽從袁世凱的旨意,形同獨立部門,甚至連國務會議都不屑參加。袁世凱並沒有把《臨時約法》的責任內閣制度放在眼裡。唐紹儀的政策根本無法推行,甚至連一個施政大綱都制訂不出來。他也發牢騷說:“我之內閣,乃揹包內閣,多任總理一日,即多負罪一日。”6月初,同盟會閣員和他商量辭職一事,他鑑於和銀行團要簽訂合同,希望再等一等,不要誤了國家大事。事實上,銀行團一直吊著中國政府的胃口,唐紹儀也沒有等到簽訂合同的那一天,在王芝祥擔任直隸都督的爭議上,終於爆發了府院衝突。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3.唐紹儀出走天津(3)
王芝祥本是一箇舊官僚,在廣西任官時,對那些年輕的革命黨人尚能同情保護,革命後又率部到達南京,所以,和革命黨人的關係也不錯。南京臨時參議院直隸籍的參議員谷鍾秀,不支援袁世凱任命的都督張錫鑾,和一些直隸的議員們積極奔走呼籲,要求由王芝祥代替張錫鑾。但直隸是袁世凱的根本之地,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不過,袁世凱是個很有手腕的人,由於唐紹儀力爭,他口頭上也竟然表示對王也很倚重,現在不方便提早發表,只要王到了北京,就可以發表任命令了。唐紹儀得到了袁世凱的承諾,就在5月5日放心地發電報催促王芝祥到北京來。王是個做官的人,接到電報,就帶了他的參謀長耿毅從上海乘輪船北上,經天津於5月26日到了北京。
這一下問題就來了。天津警察局長楊以德在王到天津時,竟然發放傳單,攻擊王芝祥。一個叫做天津順直全省保衛局的鄉紳組織,也公開發電報給袁世凱,指責王芝祥作為北方人竟然主張北伐。直隸五路軍界也於5月30日、31日連續發表通電,反對王芝祥擔任直隸都督。袁世凱接到這些電報,振振有辭,一本正經地對軍、民兩方面各打五十大板。他斥責軍界將校說:各省都督的職責,文武各部都要管轄,任免的許可權,應該歸中央主持。由軍人來歡迎或者拒絕主管將領,那是唐末五代時候的惡習。民國草創的時候,有這樣做的例子,現在民國已經統一,必須嚴格遵守軍事紀律,服從命令。本大總統一再下令,軍人不得干涉政治,你們的來電是違背命令的。以後軍人必須服從命令,不得越權干政。同時,他也駁斥民間來電,重申任免的權力應該屬於中央。即使以後有法律規定人民可以參與,也要由法定的機關來辦理。如果聽任本省人民隨意歡迎或者拒絕,勢必造成黨派分歧,互相沖突。那造成的禍亂,到什麼時候才能平息下來?南方各省都督在改革的時候,是由軍人擁戴的,也不是民選的。一旦解職以後,仍然是由中央任命的。他要求直隸都督把情況查明,如果是紳商學界發的電報,就好好勸導勸導,如果是壞人乘機搗亂,就必須依法嚴厲懲辦。參議員谷鍾秀讀了袁世凱嚴厲申斥的電報後,就在參議院裡就這個問題對政府提出質問案,指責政府沒有按照南京臨時參議院作出的決議案辦理,申明直隸人公舉王芝祥為直隸都督是直隸人的合法權利,並且是經過總統和總理當面答應過的,等到王芝祥到達北方,就會任命。現在人已經來了,怎麼可以半路上變卦了呢?如果藉口人民不能公舉而拒絕任命,將對天下人失去重大的信用,又蹂躪了參議院的決議案,民國的前途將非常危險。袁世凱的答覆倒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他說: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