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策略進行嚴密分析的現代英雄。中國文化中的智謀之士,在那一代人中竟然沒有湧現。這是為什麼?我們只能說這是個時代特點。中國社會正在從傳統社會向近現代社會轉型時期,即使是精英分子,用西方理論看中國社會,對這個時代也缺乏明確認識。在他們眼裡,清王朝不過是隻紙老虎,不管在哪裡點一把星星之火,就可以燃起熊熊烈火,把這個衰朽的王朝燒掉。只要漢人當政,民國成立了,一切都會好起來,人民就會得到幸福。武昌起義成功,誰也沒有想到,果然全國都起來響應。革命雖然碰上了困難,但只要袁世凱反正,又一切都順利了。在革命高潮時期,章太炎所以敢說“革命軍起,革命黨消”,就是因為想得簡單。儘管遭到孫中山的批評,但他們仍然覺得明擺著民國就能勝利了,自然就要組織政黨。過去不讓組織政黨,是因為滿人統治,現在實現共和,組織政黨就天經地義。清帝退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制訂和公佈、實施,從法律層面說,也保障了政黨政治的施行。當時的政界好像也沒有人否認這一點,孫中山也不再批評章太炎,同盟會改組為政黨也勢在必行。政黨組織是和議會政治相表裡的,言論自由更是政黨運作和議會政治的必要前提。然而,共和制度的理想境界運作的結果,卻是普遍的混亂,章太炎竟然回頭發表了共和亡國論。他們不知道共和前途有很多障礙,更不知道到底什麼才是障礙,更不知道最大的障礙,不僅是自己的對立面,還有自己身上的傳統文化。這種東西方文化的錯位,造成了人才不出的後果。

孫中山在1905年組織有中國同盟會,我們現在也把它列為政黨組織,但那時候,它只被認為是一個革命組織,而且是個秘密組織,與和平生活時的政治組織不是一個範疇。孫中山堅持革命方略這門“大炮”放空了,中國同盟會迷失了方向,一時間既不能革命,也不能銷去,甚至沒有開放,在政黨組織的浪潮中落後了。章太炎的“天下為公”就走上了前臺,那麼這個“瘋子”帶頭髮起的組黨活動又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呢?

1.風起雲湧話政黨(1)

從武昌起義到上海光復,革命向全國發展,一場熱火朝天的組黨運動同時就有聲有色地展開了。光復會會長章太炎更成了組黨的急先鋒。章太炎回到國內不久,即於1911年11月29日到蘇州會見了程德全。程是前清江蘇巡撫,主張立憲,出身貧寒,為人正直,有魄力,反正參加革命,和章太炎的政見一時合拍,開始籌備組織中華民國聯合會。創辦人都是章太炎開列名單聯絡來的,標準是國內各省的“宏碩之士”。12月14日公佈章程,招收會員,它的宗旨是“聯合全國,扶助完全共和政府之成立”。1912年1月3日在上海正式成立,章太炎為會長,程德全為副會長。原立憲派人士唐文治、張謇、熊希齡等成了骨幹分子,發行《大共和日報》。章太炎在演講中公開宣告“對於政府立於監督補助地位”。對於國傢俱體體制政策,主要是主張採取中央集權制,反對美國式的聯邦制;對於大總統要進行限制(當時總統是孫中山),防止民主專制,應該仿效法國制度(也就是責任內閣制);對於民生主義,反對純粹社會主義(也就是反對平均地權,反對土地國有),主張國家社會主義。1月 22日,中華民國聯合會擬定有“假定黨綱”10條:(1) 確定共和國體,建設責任內閣;(2) 統一全國,釐正行政區域;(3) 釐正財政,平均人民負擔;(4) 整頓金融機關,發達國民經濟;(5) 振興海陸軍備,鞏固國防;(6) 建設鐵路幹線,力謀全國交通;(7) 維持國際平和,保全國家權利;(8) 勵行移民開墾,促進邊荒同化;(9) 普及國民教育,振起專門學術;(10)注重國民生計,採用穩健社會政策。章太炎在政治見解、具體政策、人事品評等都有自己的一套觀點。在孫中山看來,革命剛剛起來,政權沒有鞏固,必須由革命黨用強力來掃蕩舊勢力。在章太炎看來,現在必須與其他各派聯合起來,達到推翻清政府的目的。當然,孫中山對舊勢力是什麼,當時也糊塗,但章太炎看來,就無所謂舊勢力。因為他對孫中山和同盟會有一系列不滿意的看法,就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勢力和他抗衡。這個勢力,就是後來梁啟超給袁世凱信上說的舊立憲派和舊革命黨中有政治思想的人。

結果,光復會這個革命組織也首先自然消亡了,消亡得無聲無息。1912年1月14日,光復會副會長陶成章在上海廣慈醫院被陳其美、蔣介石設計刺殺。歷史學者普遍譴責這次暗殺行為,說其沿襲了革命陣營自相殘殺的惡習,認為光復會失去了領袖人物,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