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聲音一直存在,甚至武裝反袁的傾向也沒有消除。本部發布事件真相後,上海方面批判袁世凱帝制自為的聲浪又高漲起來。《民權報》主筆戴季陶(季陶),直斥袁世凱是要推翻中華民國,驚呼中華民國可以亡也。滬軍都督陳其美,還沒有交卸都督職務,對袁世凱提出了最嚴厲的責問。這封電報竟然同時有兩個版本,讓我們後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也凸顯了同盟會內部的困擾。電報責問說:“唐總理固受逼而退矣,試問逼之者何心?繼之者何人?果於大局無害而有益,即更舉總統可也。”這是《民權報》的版本,而同盟會的主要報紙《民立報》,“更舉總統”一詞則為“更舉總理”。一字之差,天壤之別。陳其美說的反話,到底是重新選舉總統還是重新選舉總理?我們現在也搞不清楚。
3.唐紹儀出走天津(5)
袁世凱政治經驗豐富,是個玩弄權謀的高手,對付那些稚嫩而渙散的革命黨人遊刃有餘。他於6月22日覆電陳其美,反責其“誤聽浮言”,並威脅說:如果有人幸災樂禍,我受國民付託,不會放任不管。同時揶揄陳其美:如果重新選舉總統,有合適的人選,我就可以減輕負擔,沒有比這個更讓我高興的事情了。那是個“非袁莫屬”論調鼎盛的時代,誰有資格、有膽量取代袁世凱當總統?第二天,袁世凱放出了柔軟的一手,釋出解釋嫌疑的通電,向天下人表###跡。他說:我小時候讀書,就羨慕天下為公的風氣,到了中年,也懂得點世界的形勢,看到法國、英國這樣的共和國家,法制優良,覺得同我們國家古代的理想是一樣的。去年武昌起義,廢除專制政體,一躍而成了一個共和國家,我以衰朽的年紀,也有幸親自參加這樣的盛會,心裡很想從此退休,回到田園,享受和平繁榮的幸福。因為國民的付託,才擔任了這樣繁重的責任。當共和宣佈的時候,我已經通告天下,當永遠不使君主政體再見於中國。就職的時候,也作了宣誓。現在一些沒有知識的人,造謠惑眾,懷疑我仿效法國拿破崙第一的故事,要做皇帝。他們的用心,我可以不追究,大體上一半是出於誤會,一半是出於故意。現在國家危機很嚴重,列強還沒有承認我們這個新國家,而各省的秩序還沒有恢復安定。我們做事的人只能委曲求全,而局外人卻很難諒解。要知道,我擔負著這樣重的責任,對於天下興亡,怎能冷漠不管?如果不負責任,敷衍了事,使民國前途弄得無法收拾,即使別人不責備我,我自己的良心也覺得對不起同胞。我的心情,可以對天發誓。希望國民以救國為前提,從大處著想,不要輕信謠言。如果有人膽敢不顧大局,存心破壞,我也要服從國民的共同意志,與天下人一起,把他們驅逐掉。
這封通電釋出後,孫中山、黃興等同盟會領導人都不願意事態擴大,風潮也就逐漸平息。
但是,在這次風潮中,同盟會不僅在中央政府中的地位受到損失,在地方勢力上也再次受到損失。由於陳其美的通電措辭嚴厲,反對派對他也進行了更為嚴重的攻擊。由袁世凱的秘書長梁士詒幕後策劃,北京的六家報紙《新紀元報》、《中國公報》、《北京時報》、《亞細亞日報》、《國民公報》、《民視報》聯名給黎元洪及陳其美各發了一封電報,攻擊陳擁兵自衛,要求黎和各省都督聯合發兵,進攻上海,將陳其美殺掉,來奠定國家穩定的基礎。儘管袁世凱、黎元洪都不可能真的出動軍隊,但陳其美在各方面的壓力下,被迫於7月31日交卸了滬軍都督的職務。中國同盟會又失去了一個地方上重要的地盤。
那麼,對於今後的政治走向採取什麼方針?同盟會本部和內閣成員主張實行政黨內閣,即由一個黨組成內閣,政見保持一致,但不強調一定要由同盟會組閣,如果不是同盟會組閣,則同盟會員不參加內閣。袁世凱不贊成同盟會的主張,他要凌駕於各派政治勢力之上,主張人才內閣。也就是說,只要袁世凱認為他是個人才,就會任命他擔任內閣職務。共和黨等同盟會的反對黨,自己覺得並沒有力量組閣,願意看到一個超然總理,也就是沒有黨派關係的人當總理,繼續分享政權。第一屆內閣的組成,還很難說與政黨運動有什麼關係,唐內閣執行過程中,參議院的參與度也還很有限,而往後的###則與參議院和政黨的關係開始密切起來。民初政局將進入新的一輪角力,中國的參議院和政黨政治運作,將如何表現,朝什麼方向發展,自然將決定民國政治的前景。
練習民主,練習自由
辛亥革命那一代人,年輕有激情,思想單純,但也簡單幼稚。既沒有湧現傳統社會諸葛亮、劉伯溫式的深思熟慮的謀士,也沒有出現對路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