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人之所不敢言,常能擊中時局要點,就看你的立場如何了。書生氣十足,合群能力薄弱,並非政治長才。
武昌起義爆發時,孫中山正在美國,他是從報紙上得到的訊息。他很敏感地意識到,財政問題和列強的態度將決定革命的成敗。因此,他並沒有立即回國,先與美國政府接洽,然後轉赴英國,與英國政府和英、美、法、德四國銀行團(一個對華貸款的國際壟斷組織)接洽,希望他們對中國革命提供支援,借款100萬英鎊,但沒有成功。列強採取金融中立政策,因此也答應他不貸款給清政府。於是,他取道法國、新加坡、香港,於1911年12月25日到達上海,受到革命黨人的熱烈歡迎,他們也期望他帶來革命迫切需要的大筆經費。孫中山豪情滿懷,也坦率地對記者表示:“革命不在金錢,而全在熱心。吾此次回國,未帶金錢,所帶者精神而已。”
孫中山是眾望所歸的革命領袖,他有成熟而堅定的政治觀念和理想,他的國際視野和西學知識為同時代人所望塵莫及。但他長期流亡海外,對國內政治和人事比較生疏,他常以西方的社會生活為榜樣,迫切地希望在中國落實,因而常常放出高論,與實際情況不符合,沒有落實的客觀條件,被當時人稱為“孫大炮”。在同盟會內部,則有“孫氏理想,黃氏(黃興)實行”的說法。黃興果敢堅毅,是同盟會的軍事領袖,但政治理論修養不足,有附和章太炎政治主張的傾向。
孫中山回國後,誰是革命政府的領袖這一難題迎刃而解,但組織一個什麼樣的革命政府,仍然是一個複雜紛爭的問題。我們來看看,一個是“大炮”,一個是“瘋子”,到底誰對誰錯?歷史將如何演變?
孫中山很快就聽到了上海政界流傳的“革命軍起,革命黨消”的輿論,深感驚訝和不滿。他於12月30日召開了中國同盟會本部臨時會議,來解決政治方針,會議釋出了《中國同盟會意見書》,全面批駁了章太炎的政治主張。意見書認為,中國同盟會的主義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同盟會的責任並非僅僅解決了民族主義就可以結束的,必須完全貫徹三大主義,才能說完成了革命的任務。何況,現在敵人還在頑抗,成敗未知,同盟會的責任怎麼可以結束呢?同盟會要改組為政黨,必須是在民國成立、全域性大定之後才能進行。意見書批評章太炎的主張是儒生迂腐的話,沒有一絲一毫的價值,並責備他不應該違背同盟會的誓言:“中心未遂,盟誓已寒,義士所不忍為。”同盟會的主要任務都還沒有完成,你怎麼就違背了當年的宣誓,作為“義士”是不應該這樣做的。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2.開國紛爭:革命黨的權力佈局(4)
同時,和章太炎的主張相呼應,宋教仁在臨時政府的體制上,仍然堅持責任內閣制,主張限制總統的權力。對此,孫中山也予以駁斥。他認為,內閣制只是和平時期,為了不讓元首成為###的焦點,所以由總理對國會負責。而現在是革命戰爭的非常時期,革命黨人怎麼可以對自己信任的領袖設立防止的法律制度?我也不會聽從這樣的意見,高高在上,變成一個廢物,誤了革命的大計。
早在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就和黃興、章太炎一起制訂了《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以便革命發動後,掌握形勢的發展。方略除重申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外,又規定:第一期為軍法之治,第二期為約法之治,第三期為憲法之治。“第一期為軍政府督率國民掃除舊汙之時代;第二期為軍政府授地方自治權與人民。而自總攬國事之時代;第三期為軍政府解除權柄,憲法上國家機關分掌國事之時代。俾我國民循序以進,養成自由平等之資格,中華民國之根本胥於是乎在焉。”也就是說,同盟會在革命發動後,要實行軍事專政,以鞏固政權,逐步發展國家的民主生活。在這過程中,領袖的集權也是自然的事。孫中山的意圖就是要貫徹革命方略,在中國同盟會的領導下完成革命目標,建立現代國家體制。那是一個國民沒有啟蒙的時代,所以,孫中山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也很濃厚,在他眼裡,他是先知先覺,其他人的現代生活知識實在太貧乏了,應該服從他才對。
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的各省都督府代表進行了總統選舉,當時已經宣佈革命的有17省,一省一票,由議長按省份次序逐次點名,無記名投票,開票結果,孫文得16票,黃興得1票,孫中山以高票當選。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由上海乘火車前往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宣佈中華民國成立。
1月3日,都督府代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