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個阿諛奉承的老手,他怎麼好掃了皇帝的興,只好隨聲附和道:“這的確是國家統一的徵兆啊!”接著,到了這天晚上,蕭衍於善言殿讀佛經,他的心境始終難於平靜下來,這時他突然忍不住又對身邊一位侍者說道:“我昨夜夢天下太平,你幫我記好這個夢吧。”他是怕自己老糊塗忘了這個茬,也說明他老人家一整天就沉浸在自己的夢境中了。

顯然,朱異對皇帝與自己的那場對話是當兒戲罷了,可是偏偏事情就有這麼巧合,“以地來降”的人真的來了——來者正是侯景。

侯景原是北朝東魏的大將(北魏已於之前分裂為了東、西魏),他因為“狡猾多計,反覆難知”,結果引起了東魏統治者高澄的猜忌,所以為求自保而以河南十三州之地投降了西魏。不過西魏也忌憚侯景的為人和實力,因此就逼迫他把軍權交出來;另一面,東魏在侯景叛變後便派遣大軍對他進行*,如此兩面受制的侯景就只得派出使者到江南向梁武帝接洽投降。

聽到侯景來降,蕭衍自然喜出望外,似乎上天對他的暗示已然奏效了。不過,此事畢竟非同小可,為慎重起見他還是同群臣們商議了一下,而商議的結果是不能接納侯景。一來是因為侯景個人品質大有問題,二來就是因為怕惹惱了東魏,剛剛取得的和平局面怕因此付諸東流。不過在皇帝的心裡,那個夢可是起了大作用的,他內心非常矛盾。

這天拂曉,皇帝起了個大早,他漫步來到了一座宮門口,嘴裡還自言自語道:“我大梁朝那麼強大,疆土完固,國家數十年來太平無事,接受區區一個侯景的投奔,此事有什麼不可呢?倘若被朝臣的意見誤了事,豈不是後悔無及?”這件事很快就被眼線傳到了朱異那裡,他二十年來常隨皇帝左右,且備受親信,憑的是什麼?還不是求得皇帝的歡心嘛!既然皇帝是那般相信“天命”,那為什麼不順著他的意思來呢?!只要讓皇帝高興就好,我管它那麼多……

於是這個諂佞的朱異馬上向皇帝獻媚道:“聖明御宇,上應蒼玄,北土遺黎,誰不仰慕?為無機會,未達其心。今侯景分魏國太半,遠歸聖朝;若不容受,恐絕後來之望。”那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侯景咱們大梁國都應付不了的話,那其他人來投奔還有希望嗎?他這幾句話真的點中了皇帝的命門,蕭衍“深納(朱)異言,又感前夢,遂納之”。其實這也是蕭老頭的自負在起主導作用,也許還有他的一些佛教徒的慈悲心(這就是好心辦壞事,養虎遺後患)。

接著,蕭衍就派出了五萬人的軍隊前去接應侯景,可惜卻被東魏軍打得大敗,連主將、蕭衍的侄子蕭淵明也成了東魏的俘虜。隨後,東魏軍隊又把侯景打得落荒而逃,他只率步騎八百人就倉皇逃到了梁朝。“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蕭衍這一來可是急壞了,果然是引火燒身了。這時,軍事上得勝的東魏又向梁朝採取了外交攻勢,他們叫蕭淵明寫信給自己的三大爺,表示只要梁朝消滅侯景,東魏就可以釋放包括蕭淵明在內的所有梁軍戰俘。其用意很明顯:不是消滅侯景就是逼侯景起來造反,東魏以便坐收漁利。

當時,南梁朝廷已有不少人識破了東魏的“反間計”,他們勸說皇帝先穩住侯景再說。可是朱異又馬上跳出來了,他一向深知皇帝溺於骨肉親情,所以即使他收受了侯景派人送來的賄賂,可是仍然執意勸說皇帝與東魏和談,以儘快甩掉侯景這塊燙手的山芋,於是蕭衍覆信東魏道:“貞陽(蕭淵明封貞陽侯)旦至,侯景夕返”。而詭計多端的侯景在得報後,便上演了我們在開篇時所見到的那不可思議的悲劇的一幕……

“侯景之亂”是一場南朝歷史上駭人聽聞的大破壞、大災難,“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雖然叛亂最終被平定,可是南梁至此元氣大傷,很快便在內憂外患的夾攻下覆滅(只留下了向西魏稱臣的後梁的一隅之地)。而南梁成於蕭衍亦敗於蕭衍,在讓人痛惜於此的同時,又怎能不想到一個社會其根底的脆弱——一個人的悲劇何以能夠最終演化為歷史的悲劇?又為什麼一個人的命運卻可以決定整個國家的命運……

這也許就是中國歷史的癥結所在,也正是需要我們今人深思的。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1、令後人緬懷不已的昭明太子

六、蕭衍的兒子們

1、令後人緬懷不已的昭明太子

如果說蕭衍的一生果真是那麼一無是處的話,可起碼他還有一個讓後人銘記的兒子蕭統,而也正是從此一點上言之,蕭衍的一生就絕不可能真的一無是處。蕭統幾乎就是他那個時代一個至情至性的異數,一個再典型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