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其他思想流派的追崇和仰慕。
先說孫臏和龐涓這兩位高徒。
孫臏先生是戰國時期名聲顯赫的軍事家。龐涓先生的實際技能不輸於孫臏先生,但人格和品質卻相去甚遠。對此鬼谷先生早有察覺。待到兩位愛徒學成之際,鬼谷先生決定對他們兩個進行考查。但在考查的過程中,鬼谷先生就發現龐涓的心術不正,功利思想也特別明顯,而且對其同門師兄孫臏先生抱有妒忌的心理。
鬼谷先生覺得如果讓龐、孫兩位弟子同時下山,而且同去一個國家尋找施展才華的舞臺,龐涓必定容不下孫臏,詆譭、陷害之事也不可避免。為了提前防範諸如此類事情的發生,鬼谷先生讓龐涓先下山,過一段時間後再讓孫臏下山,並且隨贈孫臏一個錦囊。
諸多巧合,乃驗證命運之無常,也印證了鬼谷先生的先見之明。鬼谷先生費盡心力讓龐、孫二徒前後下山,就是為了避免二人共事一國,發生令人痛心的悲劇,可不是冤家不聚頭,二人恰巧都效力於魏王。
在魏國,龐涓先生的官階要高於孫臏先生,而且鬼谷先生最擔心的事情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龐涓先生容不下孫臏先生,認為孫臏先生的存在會危及他在魏國的地位和聲譽,因此用盡一切毒辣手段欲除之而後快。
悲劇就在惡毒的嫉妒思想中誕生。龐涓先生失去理智地陷害同門師兄,致使孫臏先生雙腿的膝蓋骨被挖去,成為終身無法行走的廢人,而且被關在一個暗無天日的石屋裡,絕望地等待死亡降臨的那一刻。
然而死神並沒有接納孫臏先生,因為孫臏先生突然想起師父下山前贈給自己的那個錦囊。鬼谷先生曾經告訴他,一旦遇到萬不得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