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官場規矩之舉:一會兒把這個縣令亂棍打死;一會兒又對那個道臺施以笞刑……某日,一道臺向李鴻章哭訴:“大清二百多年,從未聞說有鞭打道員之事!”李鴻章淡淡一笑:“官場上是沒有,我們現在卻身處軍中,當然按軍法從事,軍法中是打得的!”李鴻章公開對部下宣稱:“一切小錯都不用過問,一切大錯都由我李鴻章承擔!”

遣散常勝軍(1)

李鴻章在半年之內,同太平軍連線三次硬仗,取得了三戰三捷!這三次勝利使李鴻章不僅在上海站穩了腳跟,也為他贏得了建立淮軍的信心。

自大輕傲的李鴻章有一個優點,即能夠因地制宜、隨時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打退太平軍後,李鴻章牢記曾國藩警示之語,絲毫不敢懈怠,立即著手整頓淮軍。李鴻章對自己招募的“叫花子兵”和“痞子將領”非常得意,對外宣稱:“鄙人的淮軍土是土氣了一點,但最能打仗!”李鴻章整頓淮軍主要集中於武器裝備。他不惜血本,將淮軍舊式兵器全部棄置,一律改裝為新式洋槍和劈山炮,每哨配備6個洋槍小隊和2個劈山炮小隊。於是,淮軍鳥槍換炮,在武器裝備上大大超越曾國藩的湘軍。淮軍隊伍也得到迅速擴充,由原先的13營增至79營。淮軍的日子一天天好過起來。最高統帥李鴻章因戰功升任江蘇巡撫,逐步裁撤駐守上海的綠營兵,代之以初具規模的淮軍。這樣,李鴻章在上海實行有效控制的最後障礙只剩下不肯安分的洋人。英國人華爾率領的洋槍隊,在李鴻章初至上海時確實出力不少。但正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當淮軍更換新式武器後,洋槍隊就越來越成為李鴻章的眼中釘、肉中刺。

此時,湘軍開始加緊對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南京)的圍攻,曾氏兄弟幾次來信要求李鴻章施以援手,並指名令程學啟部率軍增援。李鴻章對曾國藩重新收程式設計學啟部的念頭心知肚明,便打發洋人的常勝軍前往南京增援。這時常勝軍首領已由白齊文代替華爾。李鴻章令白齊文率常勝軍主力開赴南京,上海道臺吳煦和楊坊負責“督帶”。李鴻章此招可謂是一石三鳥,既向老師交差,又將常勝軍支走,同時還把吳、楊兩個非淮系官員排擠出滬。白齊文見李鴻章把自己派到危險的前線去作戰,卻難以保障充足軍餉,哪裡肯服從調動。他拒絕率領常勝軍開赴南京。白齊文不敢和李鴻章直接作對,便拿在松江的道臺楊坊出氣。他跑到楊坊家裡,將他毒打一頓,同時將楊府中搜到的四萬塊洋銀搶劫一空。白齊文幹了壞事自覺理虧,逃到英國軍隊中隱匿起來。曾國藩對李鴻章援軍未至一事倒不怎麼在意,因為他要求增援只是想招回程學啟部。至於常勝軍,曾國藩說過這麼一段話:“常勝軍不來南京沒什麼不好,來了倒沒有什麼好處!”李鴻章卻對白齊文不聽調遣、毆打朝廷命官且入室搶劫之事不能容忍。當然,這種棘手之事老奸巨猾的李鴻章不會親自處理,他令吳煦限期將白氏捉拿歸案,要求常勝軍轉由中國官員接管,外人不得干涉。英國軍隊見李鴻章真動了怒,覺得不便為一個白齊文破壞中英兩國關係,決定交出白齊文。然英國駐華水師司令迪佛立與白齊文私交甚篤,強硬堅持不肯交出白齊文。李鴻章決心以此為突破口,改組常勝軍。李鴻章改組常勝軍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削減常勝軍的經費,將錢省下來發展淮軍;二是收回常勝軍兵權。無理也硬三分的英國人當然不會同意李鴻章的改組方案。英國政府任命戈登為新任常勝軍統領以取代白齊文。戈登的到來使李鴻章心中著實“咯噔”了一下。他意識到英國絕不會輕易放棄常勝軍領導權的險惡用心,不能與其硬碰硬。李鴻章遂託人調查戈登的底細,得知戈登出身於軍官世家,對軍事地形學和步炮聯合作戰有精深的研究,性格弱點是愛慕虛榮、貪財。戈登一到中國,便受到李鴻章的熱烈歡迎。李鴻章極力稱讚戈登的軍事才華舉世無雙,令人欽佩不已,配得上任何高階軍官職位。隨後李鴻章升任戈登為總兵銜,並贈之以各種錦旗獎章、寶星勳章,其中白花花的銀子當然必不可少。李鴻章不斷虛心向他請教各種新式兵器的用途和殺傷力等軍事專業問題。戈登來中國之前聽說李鴻章是一鐵腕人物,將前任嚇得躲在軍艦裡不敢出來,早已做好應對的心理準備。但見到李鴻章後,戈登改變了看法,他在給英國政府發去的公函中極力稱讚李鴻章,稱其是中國最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為人正直、思想先進,熱心發展西方軍工業,我們英國政府對他不但不應與之作對,而且應全力幫助支援。

遣散常勝軍(2)

有趣的是,沒過多久,戈登公函中的李鴻章就變成了陰險毒辣的小人。戈登發現,常勝軍在作戰時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