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姚明恭說完之後,猶自立在殿中,雙目直視天顏,彷彿皇帝不駁回溫體仁與李德任的提議,他就絕不回列,甚至要以死相諫的氣勢。百官和親貴原本有些贊同派船出海以懷遠國的,聽了他這三不可之說,不少面色都凝重起來。財賦乃是大明朝廷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這造船出海,連同賞賜海外諸國,可是所費不菲的,如果再致使東南諸省糜爛,只博得一個虛名,那確實是划不來的買賣。
戶部尚書聶兵安卻在一幫陰測測地道:“姚家乃是福建路有名的海商,反對官家派船出海賞賜藩國,接引使者,口中所說的奪民之利,只怕是奪了姚家這類海商之利吧?!”
“你?”姚明恭被他一刺,心中大怒,憤然斥道:“佞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為天下人都和你一般汙濁不堪嗎?”二人竟然在臨水殿中爭執起來,反而將提議造船出海的溫體仁和李德任撂到一邊。
直到皇帝崇禎微微地“哼”了一聲,兩人這才自覺失禮,靜了下來,猶自瞪著對方。
此時殿中靜成一片,眾臣僚都在等待崇禎聖裁獨斷。
崇禎微微眯起眼睛,打量著面前的重臣。他心中清楚,溫體仁只是擅權而已,而李德任雖然看似威武,卻僅僅只是兵部侍郎,並不能真正的掌兵,自己伸掌能讓他二人位高權重,反掌能讓他二人永不超生。禮部尚書陳慶國雖然有時相助溫體仁,但不是其朝堂之援手,二人貌合神離,並非朋黨。姚明恭雖然有些討厭,然而,國有明君方有直臣嘛,唐太宗尚且容得下魏徵呢。
皇帝崇禎生來才華高絕,頗有經略漠北,甚至收取關中之心,又愛奢靡治宮室,饒是大明如此富庶,每年所受各種賦稅上億,各種錢糧支用起來,也是有所不足。適才姚明恭所說的其他都沒有觸動他,唯有令東南財賦耗損一事,令他對造船出海賞賜諸國頗有些疑慮起來。
外面諸軍與百姓的歡呼聲卻突然高漲起來。歡呼聲打破了崇禎的沉思,他抬頭往外一望,三千鐵騎正列隊從臨水殿前經過,這支騎兵全都是玄衣黑甲,胯下河西的高頭大馬,人人手中擎著杆大槍,經過臨水殿時,將大槍斜向上舉,槍頭白纓晃動,甚是整齊。三千騎兵前面正中是一員銀盔銀甲的武將,二十五六左右,滿臉鬍鬚,面色冷峻,他亦和身後計程車卒一樣斜舉著丈八大槍,身後的親兵則奮力的舉起一杆青色的旌旗,上書一個大大的“孫”字。
“這是總督陝西的孫傳庭之子,孫繼先。”溫體仁見官家沉吟不語,又抬頭觀看閱軍,心知官家不欲在此時對派船隊出海賞賜接引藩國一事作出決斷,便知機地介紹起陸續經過臨水殿的宿衛兵馬來。
大明號稱三十萬京軍,除了駐守京師之外,又分別建立了五軍、三千、神機三大行營。這三大行營各有世襲的將門,其中五軍行營遍佈著世代聯姻的孫傳庭孫家與袁崇煥袁家的親信。雖然五軍行營的軍隊和別的京軍一樣輪流入順天宿衛,但卻一直在出身於袁家和孫家的將領統帥之下,內閣也曾安排過別的將領到五軍系的軍中任要職,不是被排擠,就是死在與韃靼國、瓦刺國的邊境摩擦當中,朝廷也漸漸認可了這一格局。雖然兵部和內閣對五軍行營頗有微詞,但力保一方太平的五軍行營在大明百姓中的口碑卻是最好的,尤其是孫家軍,被譽為大明第一的強兵。
崇禎面色頗為複雜地接受著參加校閱的宿衛兵馬的歡呼,他忽然轉頭對陪侍在後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道:“駱愛卿,今年多大了?朕記得,你還一直是正三品指揮使吧?”
“回稟皇上,過了八月,微臣便年滿四十二了。”駱養性恭恭敬敬地答道,如此大的場面上,皇上關注自己的年庚和品級,乃是極大重視,但自己先避實擊虛不答官位品級,看皇上的意思再說不遲。
“嗯,”崇禎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後道,“朕聽聞左軍都督府自袁崇煥被殺後至今尚缺一左都督,你去就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