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是羅斯福御下的共產黨人搞起來的。儘管表面對總統畢恭畢敬,但在私下場合卻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攻擊總統的機會。總統和聯邦調查局局長彼此提防卻能相安無事、相互借重的原因在於,作為偉大政治家的羅斯福,首先是一個高明的政客。為了確保自己的權力穩固,對付來自左翼、極右勢力、國際法西斯勢力的形形色色的挑戰,他需要藉助於胡佛局長的特務政治手段。羅斯福雖然極其惱火於胡佛的陽奉陰違,但他卻更需要這位〃帕爾默襲擊〃中的闖將和智囊的幫助,所以他對胡佛只能聽之任之,任其胡作非為。正是因為總統的縱容,胡佛領導下的聯邦調查局才能肆無忌憚地進行各種活動。為了完成羅斯福政府對政治調查工作提出的多重任務,聯邦調查局進一步把手伸向了工業界、工會組織、社會團體、教育界,大量收買告密者,積累的〃危險分子〃的秘密檔案也越來越高。 到1938年春,聯邦調查局取得了一個重要的階段性成果:18名〃納粹間諜〃被送上了法庭。 與宣揚納粹運動的危害相比,聯邦調查局更重視對付共產黨以及一些正直的社會活動家。為了蒐集有關情報材料,聯邦調查局甚至不惜利用黑社會勢力。1939年初,胡佛會見了哈里·貝內特,此人靠打擊工會勢力起家,是〃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的手下。胡佛透過貝內特與一些黑社會組織建立了聯絡。聯邦調查局特工可以隨時調閱貝內特蒐集到的一些共產黨人的檔案,而這些材料卻是從一名法西斯分子那裡購來的。 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總統的威爾遜一樣,羅斯福也是民主黨人。當時作為海軍助理部長的羅斯福忠實地執行了威爾遜政府推行的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政策。當威爾遜從巴黎和會上鎩羽而歸時,羅斯福與他同乘〃華盛頓〃號軍艦返國。對於威爾遜因兜售國際聯盟方案而黯然結束政治生涯的前車之鑑,羅斯福是有切膚之痛的,同時他也從中吸取了理想主義在美國難以奏效的教訓。 30年代中期,三個新的世界大戰策源地在德、日、意三個法西斯國家形成,納粹黨四處叫囂要〃爭奪陽光下的空間〃,德國成了一架戰爭機器。但是民意測驗表明,95%以上的美國人反對捲入另一場歐洲戰爭。想大幹一場的羅斯福不敢輕舉妄動,他小心翼翼地放出了一個試探氣球。 1937年10月,羅斯福在孤立主義的大本營芝加哥發表演說時,用帶有鮮明羅斯福色彩的比喻辭令說道:〃世界上無法無天的瘟疫正在蔓延,這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每當一場荼毒人類健康的瘟疫剛剛開始時,人們一般都會認為,應當對病人進行隔離,以保護其他人的健康,防止疾病繼續擴散。〃羅斯福突然發現隱喻還是太露骨了,隨即話鋒一轉:〃我們決心置身於戰爭之外。不過,我們並不能保證自己不受戰爭的災難性影響和免於戰爭危險。我們正採取使我們捲入的危險減至最低限度的一些措施,但在一個信任和安全已遭破壞的世界裡,我們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 試探氣球一經放出就被炸得了無蹤影。對這種試探性的挑釁,國會中居絕對主導地位的孤立派不惜以彈劾相威脅。 羅斯福清醒了。 總統似乎處心積慮地想把美國拖入戰爭,但面對堅如磐石的孤立主義堡壘,他只得退而自保:〃不管海外諸大陸發生什麼事情,美國仍將而且必須不被捲入,從而保持行動自由,這是很久以前的開國元勳們所祈願我們的。〃 與此同時,他秘密指示聯邦調查局蒐集那些反對他透過《租借法案》援助英國人的代表人物的把柄。羅斯福注意到,最高法院法官弗蘭克·墨菲有一個可疑習慣:無論他走到哪裡,都要隨身攜帶一個小提琴匣子,到底在搞什麼鬼?胡佛命令特工尋找機會對這個匣子進行秘密搜查。一次,墨菲法官在華盛頓卡爾頓酒店參加午餐會,在上洗手間時把匣子放在了門廳。擔負監視任務的特工如獲至寶,抓緊時間完成了開匣檢查:裡面放的是一隻網球拍。    
羅斯福:讓FBI成為〃總統的情報員〃(2)
聯邦調查局對左翼勢力和右翼分子的調查,對羅斯福把美國逐步納入戰爭軌道的既定戰略,起到了重要的思想發動作用。透過這次戰爭提供的契機,聯邦調查局的職能和作用發生了一次飛躍,胡佛局長在政界的地位也將更加重要和牢固,與其志同道不合的羅斯福總統,將成為這位聯邦調查局局長的政治保護人。 總統授權電話竊聽 1940年5月,羅斯福總統授權聯邦調查局,對〃那些被懷疑為從事顛覆美國活動者,包括涉嫌進行間諜活動者〃使用的公用和私人電話進行竊聽。竊聽電話和電子竊聽,在20世紀以後的美國政治辯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