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來定。
北大的改革目標之一,就是希望以後按照學術貢獻和學術水平來評教授而不是按照發表的論文數量來評。所規定的標準只是抽象的,如你必須在本領域達到最優秀的層次,並沒有規定你發表幾篇論文。但接下來各個院系肯定會增加一些數量方面的要求。為什麼還要增加具體的規定?這就又回到前面講的,如果你沒有定下具體的標準的話,操作起來會造成困難,容易產生學術腐敗。
我常想,一流的大學是看質量,三流的大學是看數量。北大現在還不是世界一流,但北大想成為一流,所以我們既看數量又看質量。當我們已經達到一個程度,使得我們不看數量就可以選出最好的教授的時候,我們絕對已經成為世界一流。張五常寫文章說,他曾問在芝加哥大學當經濟學教授要發表幾篇文章?回答是“沒要求”!不寫文章行不行?也可以!但你要說話,讓人家服氣,知道你有思想。達到了那個境界了,那就是真正的一流大學。北大現在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因此還必須從建立硬的標準,保證優秀教授的篩選入手,也算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吧。
4。5教授治校還是校長治校
趙曉:有人說,改革的方向是教授治校,是這樣嗎?究竟如何理解教授在學校的權力問題
張維迎:首先,我們要看到,大學是創造知識、教書育人的地方,因此它和企業在好多地方都是不一樣的。企業有一個所有者(owner)的問題,但是大學不能有所有者,最優秀的大學一定是非贏利性的,而不能是贏利性的。大學的理念決定它追求的是一種更長遠的對
全社會的價值,而不是短期的可以在市場上出售、變現的價值。當然大學裡有不同的學科,有些學科的情況有所不同。比如商學院,我叫它為垂直一體化的組織,上面有博士,那你就要給他大量的獎學金養活他搞研究,而下面則有短期的培訓、MBA,你可以收費。但是總體來講,大學是非贏利的組織。那麼大學,究竟該由誰說了算?是教授還是行政人員,是學生,是校友,還是政府?
我覺得走向任何一個極端都可能有問題。理想的大學的基本治理結構,理論上可以叫做“利益相關者(stake holder)治理結構”。在這個團體當中,教授應該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它作為一個組織,又不應該是我們簡單講的“教授治校”。“教授治校”是什麼概念?現在並沒有很清楚的定義。在國外,大學有了已經叫做multi�versity而不是叫university了,即它是一個多學科的組成。你說“教授治校”,可是不同學科的教授的想法大不一樣,你聽哪個教授的?
大學是一個社會組織,大學怎麼治理?不可能是教授想怎麼辦就怎麼辦,你要聽聽社會對你的需求,你要聽聽你的校友和學生對你的要求,當然也得聽教授的意見。但是大學最終作為一個組織,有自己的邏輯,它要有效率,又要實現自己的理念,就一定要有一個比較強的校長來領導。校長對大學的成功很重要。歐洲的大學教授的權力很大,但效果並不好。
趙曉:大學要有一個比較強的校長,但是這個校長應該如何產生呢?
張維迎:美國的大學校長是透過它的校董會(board of trustees)來聘任的,但是校董會在聘任過程中有吸收一些教授和校友甚至學生參加遴選委員會對候選人進行遴選,但是最終的決策權還是校董會。校董會決定校長,校長一旦任命以後,他就有足夠的行政權。相比之下,中國大學校長的權力要比美國的小得多。其實,一個優秀的大學,很重要的是要選好一個校長,校長一定要有足夠大的權力,再讓校長選好的院長、系主任,然後他們建立一些規則,院系根據規則負責教授的招聘等等。我們現在離這個要求還太遠。我想,以後校長的任免體制應該改革。在中國,像北大、清華的校長,我覺得應該在全世界範圍內來遴選。
大學校長在國外已經形成一個職業市場(the professional market)。一些適合當校長的人選有他的價碼,有專門為大學找校長的獵頭公司。大學管理必須職業化,不能業餘化。對比之下,我們現在的大學校長常常是“雙肩挑”,就是你作為一個教授,要繼續搞你的研究,同時又要來管這個大學,管行政。這是管不好大學的。大學校長必須職業化。你原來可能是個優秀的學者,但一旦當了校長以後,衡量你的惟一標準,其實不應該是學術,而應該是你這個學校管得好不好。這個標準的關鍵不是說你當了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