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楊廣這傢伙,歷來貶多褒少,雖然幹了不少大事,可因為太缺德,依然稱不上一位令後人稱頌的偉大歷史人物。
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作了一首《隋宮》詩: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商隱先生把楊廣比作陳朝的亡國之君陳叔寶,並且反問小楊:要是到了閻王老兒那,碰到阿寶,你還好意思諷刺他作豔詩嗎?如此一來,就把楊廣也比作像陳叔寶一樣的昏君了。
可是,歷史上的楊廣是不是這樣的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世界名牌”大暴君
事實上,不是的。楊廣沒那麼昏庸無能,而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但同時也是個超級大暴君。
在2132年間的封建君主專制時期,中國共有352個皇帝。至於什麼阿貓阿狗,為過把皇帝癮,整出一些不成氣候的小朝廷,以及臨時稱帝的“大膽狂徒”,就無法準確統計了。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對於古代皇帝的貨色進行分類,我們大體可以分成四類:明君、昏君、暴君和庸君。這麼分,不但要看他的政治作為、歷史功績以及個人才幹,還要看他的內在品質,也就是看他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態度和他自己的責任心,簡單地說,便是才與德。
一般來說,有才有德,是明君;無才無德,是昏君;有才無德,是暴君;有德無才,是庸君。
楊廣是個典型的有才無德的皇帝,而且還是個要授予“世界名牌”的大暴君。
與我們許多人一樣,楊廣這小子也做了不少白日夢。在他心中,曾經有著遠大的理想和無限的抱負,也憧憬過美好的生活,但他天天夢想著怎樣成為光照千古、流芳百世的偉大聖王。
可是楊廣太不爭氣了,神經錯亂,好大喜功,濫用權力,根本不把人民大眾放在眼裡,只顧著自己所謂的大功業,不顧老百姓的死活,為所欲為。
君王一人慾,便是萬民災。
如此一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有名的大暴君——隋煬帝楊廣,就這樣煉成了。那麼,楊廣怎麼會叫隋煬帝呢?
楊廣死後,被諡號為煬,這個煬字,是他表哥李淵送的。按《諡法》,“煬”可是個非常不爽,壞得不能再壞的名號。本來這個鬼主意,還是楊廣自己先弄出來,一本正經地封給那個享受第一、江山第二的阿寶的,不想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表哥李淵也覺得不錯,禮尚往來嘛,就替阿寶回了禮,很不客氣地賞給死去的表弟阿廣。從此以後,楊廣就叫隋煬帝了。
按《諡法》——“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由此可見,“煬”的含義,是很不給面子的,只能用極差來形容。有了這個“標記”,不單是魔鬼附身,恐怕還要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當年楊廣死後,東都皇泰主楊侗也送了他一個稱號,諡號為“明”,只是名氣不大,隋明帝沒有流傳下來,讓隋煬帝佔了上風,直到今天依然遺臭萬年。要是楊廣地下有知,聽到這麼個稱呼,恐怕不但要暴跳如雷,而且要氣得哇哇哇,大口大口地吐血了。
可見,一個濫用權力、奴役人民,妄想成就自己豐功偉業的統治者,不論他幹出多大的成就,也必將為後世所唾罵。
其實只要是人,又何嘗不是如此?連別人的生存權都不尊重,最後,必然導致自己的毀滅,只是看什麼時候而已。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大運河
孟子說:民為貴,社禝次之,君為輕。他的意思就是告誡那些當皇帝的,記得要有帝王之德,說白了,就是要有責任心,對自己統治下的子民,要有同情心,要存民、養民、保民,至少要尊重人民最起碼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而楊廣,太喜歡搞“大躍進”了,總想一夜之間,成就千古聖王之偉業,結果則肯定是事與願違的。
這裡面,就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歷史規律,很多事情,都逃不出這個宿命——楊廣,無論他有多大的本事,自然,也逃不出歷史規律這個如來佛的手心心。
暴君與明君,一字之差,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都是有才,可是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就看誰的心中真正有老百姓,看誰真正去了解百姓的疾苦,看誰真正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看誰真正能與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