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管,二三級企業是由董事會等決策,很可能出現子公司薪酬高於母公司的情況。

民眾更在意的是,中石油與中石化等公司成本究竟有多少?他們的好業績究竟有多少是靠政策、靠排擠競爭對手、靠遊說上級主管部門提價得到的?推翻在經濟總量中佔比日益增加的國有企業模式是不現實的,國有企業需要市場化,需要建立正面的激勵機制。

改革的關鍵,是恢復國有企業高管的職業經理人身份,讓國有企業高管脫離行政體系職位與公務員體系,這項工作開展的越快越好。否則,不管國有企業高管薪酬機制如何改革,不過是為披著企業家外衣的公務員們多條生財之路罷了。只有確保國有企業高管是職業經理人,才能按照市場價格、以國際平均業績水準、以公司以往的業績為參照,為職業經理人們定個大致公平的價格。如果這一條不能改革,國有企業高管仍兼高官身份,國有企業高管薪酬將永遠是社會創口。

公開國有企業高管的實際收入至關重要,傅成玉等人的“實際收入”到底有多少,按照法理應該由國資委這個出資人代表向全體國民公告,接受全民監督。及時與民眾溝通,說明制訂薪酬的理據。只有杜絕灰色收入,談實際收入才有價值。否則,實際收入也好,名義收入也罷,一本亂賬,迫人造假,騙人騙己。

幻想大眾都是受*的偏執狂,一味與國有企業高管作對,顯然是陷入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