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對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及27家分行2006年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表明,農業銀行總行對分支機構在風險控制、資金清算、財務管理等方面監督和控制不力,造成分支機構違法違規問題不斷出現,這次審計發現的億元違規經營問題絕大部分發生在基層分支機構,甚至有內部員工參與作案。2008年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益案發,顯示數10億元的貸款處於風險之中,為審計報告作了形象的註腳。
政府與央企的大專案雖然是各銀行爭搶的香餑餑,但也正是這些貸款的巨大擴張,使得國家開發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節節下降。根據國家開發銀行的內部測算,如果僅僅依靠自身積累,國家不補充資本金,從2006~2010年的5年間,國家開發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將逐年下降。為了維繫8%的資本充足率標準,2007~2010年,分別需補充資本金136億元、474億元、882億元、1?409億元。僅靠匯金注資顯然遠遠不夠,上市補充資本金是必然之舉。
就政策庇廕與市場競爭能力的低下而言,中國所有的商業銀行曾經都是房利美與房地美,經過改制之後,部分上市商業銀行情況有所好轉,而處於改革風口浪尖的國家開發銀行與農業銀行 “壞基因”該如何蛻變?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商業銀行顯露國有本質(1)
在政策性銀行注資轉型之際,二線銀行同時顯出國字號真相:給光大銀行注資,監管層再次違背承諾。
2006年,政府給光大銀行注資似乎再次印證了納稅人的擔心:政府對於國有控股銀行的救濟行為不會停止。既然給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注資、剝離不良貸款是政府在承擔政策性損失,面對同樣承受政策性損失的二線銀行,政府如果厚此薄彼,於理有虧,也於公平競爭的商業邏輯不合。
2006年,隨著銀監會要求各銀行資本充足率至少要達到8%,銀行業向外資開放大限臨近,監管層不得不向身處困境的二線銀行伸出援手。據報道,監管層已向國務院提交一份方案,由匯金公司出資約200億元人民幣拯救中國光大銀行,光大銀行數年博弈之後艱難成功。
注資、剝離不良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上市,在光大銀行反反覆覆的改制方案中,我們看到的是中國銀行業改革已經展示的毫無新意的三板斧。如果說方案有什麼新意的話,那就是程式有可能精簡,傳聞剝離給信達公司的不良資產因為獲得注資可能難以實施,這顯示了一線銀行與二線銀行在待遇上的些微區別,無關宏旨。關鍵是,在轉型的重要時刻,光大銀行這一股份制、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市場化銀行,顯現出國字號隊伍的真實面目。就像披著“商”字號馬甲的金融機構,突然脫掉馬甲,露出一個大大的“國”字。
監管層不得不又一次食言,他們違背最後一次給銀行免費午餐的承諾。過去幾年,監管層多次作過最後一次、下不為例的表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曾表示,在投資主體和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情況下,國家財政不可能再為商業銀行的經營虧損買單,否則有悖於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同樣,給光大銀行注資也使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平2006年年底關於不介入“產權明確”的股份制銀行的宣言成為泡影。他們不僅介入了交通銀行,如今又要深度介入光大銀行。股份制之後銀行產權照樣不明確,照樣被壞賬壓得透不過氣來,誰說股份制是一用就靈的金融機構“大力丸”?
由匯金救助光大銀行,可謂合情合理,因為究其實,光大銀行不過是披了一層股份制華麗外衣的步履蹣跚的國有企業。光大銀行的主要股東都是“國有”身份,其不良資產有很大部分是因為配合當時的中國銀行業改革而產生出來的歷史遺留問題。最典型的一次“政策增負”在1999年,光大銀行“應命”收購中國投資銀行後,其不良資產比率從10%急升至24%。此後,券商在熊市中的沒落與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的鉅虧也使光大銀行雪上加霜。
實行新會計準則後,光大銀行透過3年連續撥備(國際銀行界對呆賬準備金的一種通稱)逾142億元,從2000年開始,光大銀行提取的鉅額撥備超過200億元。誰能分清其中哪些是經營責任與政策責任?發行企業債等手段集資無法提高核心資本充足率,並且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沒有政府注資的槓桿撬動作用,光大銀行在2001年就開始設想的上市破冰之旅遲遲破不了冰,曠日持久的等待也使其“緋聞對手”渣打銀行“另結他歡”。有了政府注資,固然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