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藪,人人當奮起“共擊滅之”。“從者俱是農夫之家,寒苦之家,積多結成聚眾。所知事者,欲立國者,深遠圖為者,皆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天官丞相秦日綱六人深知。除此六人以外,並未有人知道天王欲立江山之事。”(《李秀成自述原稿》)這裡說明,洪秀全以宣傳拜上帝的教義為外衣,實在隱藏著“欲立江山之事”,不過知道的人除洪秀全本人之外,只有六人。
這六人是怎樣結成領導核心的?馮雲山是洪秀全的同學,又是第一次進入廣西活動的同伴,因和當地團練結仇,兩次被捕入獄,罪名就是“以邪教惑眾,踐踏神明”、“聚眾謀反”。楊秀清以燒炭種山為生,蕭朝貴則是貧苦農民家庭出身,經過他倆的努力,紫荊山的燒炭工人,湊了一筆錢,賄賂潯州知府和桂平知縣,救出了馮雲山。韋昌輝是當地有名的地主,佔地達240多畝,因同村地主勾通官府以“僭妄”的罪名告發他,重重敲了他一筆竹槓,他懷恨在心,才投入拜上帝會。石達開因為是客家人,受土著地主排擠,在當地無法立足,才參加了拜上帝會。以上洪、馮是廣東人,楊、蕭、韋、石是廣西人。而秦日綱和石達開同鄉,僱工出身,他和前述幾人都參加了革命密謀。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主持軍事會議
領導核心形成後,就開始訓練隊伍和製造軍器。到道光三十年(1850),拜上帝會的力量迅速發展,以紫荊山為中心,西至武宣,西南至貴縣,東至平南、藤縣,北至象州,南至博白、陸川及廣東信宜等地,幾乎每村都有拜上帝會的群眾。拜上帝會的基本群眾是農民,也有不少燒炭工、礦工、運輸工和手工業者,這些無田可耕的破產農民,革命性很強,是革命力量的骨幹。
道光三十年(1850)六、七月開始,各地拜上帝會成員得到洪秀全的通知,陸續集中於紫荊山麓的金田村,稱為“團營”。“金田起義”後,平南、貴縣、武宣、陸川、博白各地同時響應。太平軍總共有一萬餘人,以猛虎出柙、雷霆萬鈞之勢,圍桂林,陷全州,下道州、桂陽、醴陵,戰長沙,略嶽州,力克漢陽、武昌。當其時,南王馮雲山全州過境中炮身亡,西王蕭朝貴長沙督陣戰死,太平天國軍政大權,一概都在砍柴、燒炭出身的東王楊秀清之手,“國人惟知東王,不知天王也。”所以史家乃將太平天國之興滅,稱為“洪楊之役”。
雄兵五十萬,縱橫三千里
咸豐二年(1852)六月,太平軍在北出湖南途中,釋出了三篇文告,也就是《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奉天討胡救世安民諭》和《救一切天生無養中國人民諭》三篇檄文,聲討清朝的黑暗統治,號召人民起來革命,推翻清朝。
《奉天討胡檄》中首先指出:天下為上帝的天下,滿洲是胡虜妖人。自滿洲肆毒,混亂中國,“罄南山之竹簡,寫不盡滿地淫汙;決東海之波濤,洗不盡彌天罪孽。”滿清的罪惡滔天,“縱貪官汙吏佈滿天下,使剝民脂膏。官以賄得,刑以錢免,富而當權,豪傑絕望。”現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掃除妖孽,廓清中夏,“興復久淪之境土,頂起上帝之綱常”。希望大家“同心戮力,掃蕩胡塵”、“同享太平之樂”。
咸豐三年(1853)二月,洪秀全指揮50萬大軍,分水陸兩路東下。陸路大軍由胡以晃、李開芳、林鳳祥等率領,夾長江兩岸而行;水路大軍由秦日綱、羅大綱、賴漢英等率領,順流而下。風帆旌旗,漫天蓋地,前後連線幾十裡,長驅直入。太平軍勢如破竹,克九江,佔安慶,下銅陵,取蕪湖。三月八日兵臨南京城下。三月十九日,洪秀全在十多萬人的簇擁和迎接下進入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為太平天國之首都,以兩江總督衙門為天王府,建立了農民政權。
有請上帝打天下:上帝vs清帝(3)
太平軍計自出廣西以東,9個月間,軍行3000餘里,橫掃長江五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兵力增到50餘萬。這固然與太平天國的宗教政治宣傳有關,而其軍事、經濟、制度、方略收效尤巨。
大平天國創造了一套嶄新的制度,來組織自己的隊伍。作戰部隊以“軍”為單位,每一軍有13125人,由軍帥統領,下分前、後、左、右、中五師,師下分旅、旅下分卒、卒下分司馬,伍長5人為基層單位,每一伍長統率5人。編制整齊,紀律嚴明。太平軍集中手工業工匠編成諸匠營,負責軍需生產。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的令旗婦女大多直接參戰,不能作戰的編入女館,負責後勤工作。男女分營很嚴格,雖夫妻也不許私自過從。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