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路。該公社距縣城雙石鋪有60多公里,是向西南方,要翻越一座名叫酒奠梁的大山,這是從寶雞到漢中公路的組成部分,也是從陝西省經留壩,過漢中通往四川省的必經之路。車從縣城開出,一路爬坡向上,我們才看清楚,昨夜下車的車站距縣城約三公里,雙石鋪就是嘉陵江主河道旁三江匯合之處,三條江四條溝,形成一個交通樞紐:南通漢中,東通寶雞,西通甘肅徽縣的兩當,北通唐藏。

去溫江寺公社沿著往南的路一直爬上酒奠梁,此山海拔2500多米,一上一下足有20多公里,下到酒奠溝底往西一拐,就到了溫江的下游,即溫江寺公社。所謂公社所在地,不過一共有約十間房子,有一個衛生所,一個獸醫站,一個供銷社的門市部,一個小小的信用社而已,不遠處有一所小學,周圍山溝裡散落幾家農戶。溫江是嘉陵江的一道支流,河的兩邊是萬丈高山,在大山的對比下,房屋更顯格外矮小與稀少。。 最好的txt下載網

難以忘卻的記憶(4)

天氣晴朗,車還未到公社門前,早已有20多位小學生排列兩行,敲鑼打鼓,歡迎我們這些新農民……知識青年。這是縣知青辦提前通知公社裡特意安排的,在這樣的山溝裡,歡迎我們的到來,應當說已經算得上是盛大而隆重的歡迎儀式了。

車停下來,一位穿著幹部服的中年男子走上來,與我們帶隊的老師握手,表示歡迎,後來才知道,那就是該公社的魏繼學書記。公社一共有幹部不到十人,有一名農民模樣的人是炊事員。這就是中國山區的一個基層政權的構成。

我們知青一共來了不到40人,分在三個大隊。一個在谷家莊,距公社尚有40多里路,另一個大隊在胡家灣,屬於溫江這條大山溝的一道支溝,距離公社所在地也有30多里。只有我們這個小組6人在溫江寺大隊,距公社最近,就安排在溫江寺大隊的第三小隊。

溫江寺大隊共有三個小隊,其中第一小隊在山上,一上一下10多里,第二小隊在陰灣,一座大山的北坡上,相對比較集中,距公社也有10多里,唯獨我們第三小隊在溫江兩岸的平壩子上。全隊34戶100多口人分散在一條長約25公里的山溝裡。

下了汽車,在公社幹部的帶領下,我們拎著自己的行李,步行兩公里左右來到了隊上給我們安排的住處。這是生產隊的一間倉庫,一明兩暗三間大房,樓上堆放著玉米棒子,男生住在右邊房子,支的是通鋪,女生住左邊房子,各掛一個布簾,連門也沒有。中間是晚上隊上開會的場所。灶房就在男生住的右邊房裡,剛壘的新灶臺,旁邊一口水缸,一塊案板,幾隻碗筷,就是全部家當。

由於我們剛剛到來,隊上還派了一名團支部書記,幫我們做第一頓飯。她是個姑娘,叫王春花,十六七歲的年齡,穿著大紅棉襖,大眼睛,長辮子,紅衣服映襯的雙頰紅紅的。她很熱情,一邊幫我們做麵條,一邊告訴我們,去哪裡挑水,去哪裡打柴,去哪裡買鹽。在城市裡我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到了農村,一切自己動手。

城裡青年下農村,首先要經歷三關考驗:燒飯、砍柴、幹農活。

先說燒飯,也許城裡的孩子說,燒飯有什麼難,來包泡麵,開水一衝不就行啦!豈不知,40年前,根本就沒有泡麵,也沒有現在城市裡的煤氣、天然氣、液化氣。也不像現在這樣,全是白米和細面。那時,我們吃的70%是粗糧,玉米麵、玉米糝、高粱面,頭10個月根本就沒有大米可吃,燒的是山上砍下的木柴,甚至連油也沒有,只有少量的臘肉。起初,知青組實行的是每天每人輪流做飯,其餘的同學下地幹活,這樣,輪到誰做飯,從擔水、劈柴到點火燒飯全由他一人完成。

對我們這些在城市長大的20歲左右的小夥子和姑娘們來說,學會自己做飯並不難,最難受的是該地沒有風箱,只有一根長40公分的竹筒子,他們叫吹火筒。由於當地的燃料是山柴,引火十分困難。記得668班兩位同學劉東、馬奔年紀小,僅17歲,又是工廠子弟,輪他們做飯,常常是大家收工後到家餓得肚子咕咕叫,他們的飯還尚未燒好。後來,到夏收時節,我們就改為女生留家燒飯,男生全部下地幹活。對男生來說,農活再累,也不願留在家中燒飯。

知青落戶的第二關是砍柴。當地農民家家房前屋後都堆著像山一樣的山柴。一般在冬天,山上樹葉落完後,農民都要上山把今後一年用的柴砍下。因為冬天裡枝上無葉,樹枝較輕,比較好砍好拉。二來冬天裡農活不多,拉柴不誤工。所以,我們一住下,隊長和農民朋友就告訴我們應當先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