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三章 博弈

與燕王行轅中的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不同,屯駐於下邳城南的神武軍大營仍是一片鬆懈懶散。

此時陳覺正在帥帳中與馮延魯興致勃勃地對弈,十幾名親兵扮起了看客的角色,端著酒壺在一旁時而恭維時而鬨笑,如此輕鬆和樂的氣氛,令人不禁有種不像是在前線軍營的錯覺,彷彿已然置身秦淮河畔的酒肆。

但這似乎不像是陳覺以往的作風。

滿朝文武皆知,這位經常在皇帝面前放出豪言壯語的樞密使,縱然軍事才能一塌糊塗,但其好戰貪功是出了名的。

徐州一役雖然敗得慘不忍睹,但所幸援軍及時到來,大軍合攏之後仍不下五萬之眾,糧草輜重還算充足,遠未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加上曾不止一次向皇帝信誓旦旦地叫囂收復中原,按照以往陳覺的做法,此番慘遭打臉豈能罷休?

要知道這是一位連矯詔進軍的大逆之舉都做得出的主兒,定會不管不顧地整軍再戰,以求戴罪立功。

但這一次,從大軍敗退至下邳城後,陳覺的想法便完全轉了風向。

儘管與監軍馮延魯稍許不對付,但他們兩人在對待這件事上卻出奇的一致——避戰請和。因為除了城外虎視眈眈的周軍之外,他們更加擔憂此番親臨前線的燕王李弘冀。

這位十八九歲的皇長子,雖然年紀輕輕,但向來精明老練,外鎮封王這些年來,不僅皇帝愈發青睞,更是得到了孫晟韓熙載一派的擁泵,已漸漸有了超過皇太弟李景遂的勢頭。這等人物將來若是上位,陳覺等人怎會有好果子吃?

此番燕王是頭一回領兵出征,加上京中那位鄭王的突然崛起,定是抱著沙場建功的決心而來。陳覺當然不會令其如願以償,至於自己回朝之後的境遇,他絲毫不慌張,除了皇帝李璟向來對他心慈手軟之外,這回還有個西征的戰果,足以功過相抵。

於是見到李弘冀的那一刻起,陳覺心中便已經想好了種種對策,除了想方設法阻撓其建功之外,連狀告燕王救援不及時的奏疏,他都在心裡打好了底稿。

果然,從大軍匯合的那一天起,李弘冀便伸手向陳覺要起了北伐大軍的兵權。

陳覺自然是以大軍疲敝、不堪再戰的名頭婉言拒絕,而李弘冀也擺起了燕王的架子,傳命不許與周軍媾和。雙方僵持不下,便默契地向遠在江南的朝廷各自上了奏疏,乾脆就這麼在下邳城中耗著時日。隨後陳覺也以染病休養為由,順理成章地對李弘冀的傳召視而不見。

但下邳城中的日子畢竟難熬,朝廷的旨意也遲遲不來,早已懷念金陵繁華的馮延魯哪裡按捺得住,多次要求陳覺乾脆以北伐大軍主帥的名義,直接與周軍請和算了。

至於什麼燕王的軍令壓根兒不用理會,有皇帝敕命在身,又有大部兵馬在手,量這燕王再狂妄,難道還敢鋌而走險、動武奪權不成?

接著馮延魯便肆無忌憚地謾罵起來

每每聽到這種言論,陳覺只是會心一笑,卻並沒有接受,也不會跟著馮延魯說出一些不敬的言辭來,往往緘口不言。

誠然,李弘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爭儲,起兵奪權可是冒犯天威之舉,而且陳覺也確實不信這位皇子有殺伐果斷的魄力,否則趁著當日大軍敗退一片混亂之際,早就動手了,怎會拖延多日?

話說回來,陳覺身為北伐主帥,手中有著皇帝授與的臨機決斷之權,的確完全可以跳開李弘冀,直接遣使與周軍請和,這並不違背朝廷法度。

換作是馮延魯當主帥,恐怕早就這麼做了,但陳覺卻絕不會這麼做。

因為陳覺心裡明白,雖然同為一黨,但他到底沒法和這對馮家兄弟相比。

這哥倆兒自李璟當太子第一天時,便成了東宮屬官,李璟登基之後更是深受恩寵,權力也誇張到難以想象,馮延巳為人處事更是猖狂,因為縱使犯下大過,往往只憑幾句詩詞歌賦就能把李璟哄得回心轉意。

但陳覺做不到如此地步,草根出身不說,早年還被自己的恩師宋齊丘坑了一把,別人去李璟的東宮做屬官,他卻倒黴地跟了二皇子李景遷,聽信宋齊丘的建議幫著李景遷爭起皇位來。

得虧李景遷英年早逝,陳覺也及時順風使舵,否則能否活到現在都是個疑問。

因此同樣是權臣,那位右相敢動手拍著齊王李景達的後背大放厥詞,保不齊馮延魯也敢,但陳覺可是萬萬不敢。

開局天崩,卻仍能逆風翻盤,最終爬到樞密使的官職,陳覺的這段經歷堪比勵志故事。如今的他已是權傾朝野,為了爭權奪利愈發不擇手段,也愈發目中無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