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一章 轉機

循著李弘冀的目光,眾將頓時轉過頭,所有的視線聚集在突然出現的孟笏身上。北伐大軍僅剩的數十名將領,包括大名鼎鼎的劉彥貞,南唐的軍中翹楚大半都在這裡,何況還有一名上位者,燕王李弘冀。

被這麼一群位高權重的人聚焦凝視,孟笏的心中翻騰不已,這種心情雖然在八公山大營有過一次,但此刻的感受似乎更加強烈,興許是因為自己歷經千辛萬苦才來到這裡,作為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深入敵國腹地找到大軍,何其艱難。

剛進城時,孟笏並沒有如此強烈的感受,但此刻望著堂上的眾將,還有心心念唸的燕王殿下,終於定下神來,自己真的做到了。

而更為驚喜的是,沒想到時隔數年,這位燕王殿下竟還能記得自己,當年東都文館那名小小的侍講。

孟笏顧不得身上的狼狽,連忙整了整衣襟,昂首闊步,在眾將熾熱的目光中,拱手躬身大聲道:“下官,濠州刺史孟笏,拜見燕王殿下!”

“快快起身!讓本王瞧瞧!”李弘冀看上去激動不已,徑直上前將孟笏攙起,“方才本王接到奏報,說是你孟刺史來了下邳城,本王簡直難以相信唉!當年揚州一別,本王甚是想念啊!可惜公務繁忙,難以相見!”

孟笏愣了愣,緊接著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又躬下身顫抖道:“下官謝殿下掛念!自從聽聞北伐失利,大軍困於下邳城,下官沒有一日不擔心殿下的安危!今日見到殿下無虞,下官終於放心了!”

故人來訪,突如其來的記憶似乎又將李弘冀拉回了五年前,孟笏為自己耐心講授經學教義的場景,不由得心生感慨。

李弘冀即刻招手,特意命人搬來一張座椅,又緊緊握著孟笏的雙手,動容地說道:“孟刺史遠道而來,途中定是歷經艱險,一路辛苦了!快坐下飲茶,順帶與本王說說如今朝廷的情形”

大堂上此時有些異樣的和諧,孟笏的到來讓劉彥貞深感解脫,適時悻悻地退在一旁,眾將就這麼靜靜地分立兩側,看著李弘冀與孟笏正對坐暢聊。他們的表情雖然不一,但幾乎都認認真真地聆聽著,生怕錯過一句,內心充滿了久違的熾熱。

不僅僅是因為孟笏那身南唐官服帶來的親切感,而是孟笏的出現讓他們心中莫名地燃起了期待,這位從南邊特地趕來的刺史,定是有皇命在身,或許會給這場困局帶來轉機。

孟笏並沒有大說特說自己一路以來的艱險,以彰顯功勞,而是將此時南唐國中的情形一併如實告知。

果不其然,當眾將聽聞李金全造反,席捲三州之地時,紛紛震驚不已,有幾名老將甚至按捺不住,上前表達班師回國平叛的心願,場面一時激憤。直到孟笏又講到,劉仁瞻及李源已率軍趕至壽州,眾將的心情才緩和了許多。

劉仁瞻不用多說,眾將再熟悉不過,江北十四州無人不知劉氏三代的威名。何況再加上如今聲名鵲起、少年建節的李源,這位二十出頭的大帥,在場眾將可都是在先前西征中親眼見證他的奇功,這次北伐大軍失利後,雖然主帥陳覺未曾提及,但軍中的許多將領總會莫名地心生感慨,若此次李大帥能隨軍北伐,或許局勢便不會那麼糟糕

“好!劉大帥孤軍平叛,李大帥千里馳援,我大唐有這二位忠良,叛亂不日便可平定!”

李弘冀笑得爽快,眾將也跟著露出了釋然的笑容,方才些許壓抑緊張的氣氛頓時輕鬆下來。孟笏也連忙撫去了額前的汗水,畢竟那些個生猛將領同時怒吼起來,著實有些壓迫力。

此時李弘冀的笑容中,似乎另有深意。他清晰地記得,從潤州整軍出發前,東都留守周宗曾登門拜訪,密談中朝自己透露道,李源正在擴軍,會設法相助北伐之事,這也使他心中充滿了信心。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事實證明李源並無來援。

自從大軍退至下邳城,又與周軍僵持數日,李弘冀煩悶之時,難免會對李源生起怨恨,儘管李弘冀心裡明白,是自己的父皇駁回了周宗讓李源領兵北上的請奏,此事就算日後朝李源追究起來,還真怪不得他。

因此當孟笏提及李源此刻正在壽州平叛,李弘冀心中才終於好受了許多,看來這李源也不算食言,只是身不由己。

片刻後李弘冀才回過神來,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孟刺史,先前本王遣快馬給朝廷上了奏疏,不知陛下可有詔命?”

這話正說中了眾將的心坎,此時都紛紛屏住呼吸,等待孟笏的回應。

迎著眾人期許的目光,孟笏不慌不忙地飲了口茶水,接著拱手道:“回殿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