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踩踏板,媽媽已經被炭火的熱氣和開水噴出的水蒸氣燻得滿臉通紅。那是因為興奮與激動的心情,還有不管怎麼樣也要學會這技術,一定要讓那些蔑視自己、羞辱自己的技工丟臉的慾望。我看到媽媽就像技工們做的那樣,在把手指放進臉盆裡滾燙的水之前,先把手泡在旁邊大瓷碗中的涼水裡,就上前一步。
“媽媽,幹什麼呀?”
“乖乖地待著,別吵。”
媽媽慢慢地踩著踏板,一副全身都很緊張的樣子。咯吱聲從木踏板響起的同時,瓶蓋大小的耳子開始顫動。媽媽僅僅掛起了一個耳子,那耳子就像紐扣一樣中間有個孔。媽媽將手指放進水裡,準備把已在開水上散開的蠶繭絲撈起幾根,使其吸進耳子孔內。
“啊!好燙!”
就在那一瞬間,媽媽把手猛地甩到空中,驚叫了起來。對於熟練的繅絲技工來說,把散在沸水上的絲線撈起來迅速地連線到耳子孔裡,簡直就像燕子掠過水麵一樣簡單,像光滑的小石頭飄過水麵一樣輕巧。完成這一步,下面的過程就跟把乾草放進三個孔的機器裡搓成繩子是一樣的了。
例如,若掛著三個耳子來作業的話,絲線透過耳子孔吸進去後,解開的線就像蠶繭動彈一樣轉動,吸上去的線各自纏繞在掛在頭後方的三個絲排上。因此,為了防止蠶繭絲全部解完或者途中斷線的情況出現,要估量吸上來的線的粗細,不斷地將新的絲黏到太細的地方。這樣下來,透過針孔大小的耳子孔,一定粗細的明紬絲就會厚厚地纏在後面的絲排上。但是,簡直是外行得要命的媽媽,且先不說撈起蠶絲吸進耳子孔,就連快速將手指泡進開水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