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府的疆土。熊文燦深信不疑,立即發給十萬人六個月的軍餉。

張獻忠、劉國能的投降引起了連鎖反應,混十萬馬進忠、射塌天李萬慶、曹操羅汝才、過天星惠登相、整世王王國寧、託天王常國安、十反王楊友賢、關索王光恩等部農民軍陸續投降,湖廣、河南的心腹之患一下子得以平息。

與此同時,五省總督洪承疇、陝西巡撫孫傳廷在陝西全力圍剿李自成、過天星等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農民軍接連受到挫折,幾乎近於瓦解。

崇禎十一年(1637)六月,李自成為了擺脫重壓,與殘存的六隊、祁總管等部合計三千人馬,由陽平關、白水江逃往四川。洪承疇命令陝西軍隊追擊,四川軍隊堵截,經過幾次激戰,祁總管投降,六隊損失殆盡,李自成僅一千人馬出川,進入漢中的深山密林。李自成不甘心失敗,走出深山密林,企圖進入河南,與尚未投降的革裡眼、左金王、老回回等部會合,因此必須從潼關突圍。

洪承疇獲悉這一動向,命令孫傳廷在潼關南原佈置埋伏,不讓一人一馬得以逃脫;又派曹變蛟從後面追趕。李自成邊戰邊退,在潼關南原遭遇埋伏,陣腳大亂,全軍覆沒。李自成丟棄妻女,與劉宗敏、田見秀等十八人策馬逃往商洛山中。

至此,所謂“十年不結之局”,是否真的可以了結了呢?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鹽梅上將”督師中原(1)

如何兼顧安內與攘外

其實問題沒有那麼簡單。正當楊嗣昌實施“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圍剿計劃時,皇帝還在為“虜”與“寇”——外患與內憂而困擾。崇禎十一年(1638)五月初三日,他在中極殿召見大臣,要他們就這一問題出謀劃策。他的擔憂概括為八個字:“剿兵難撤,敵國生心。”也就是說,如何兼顧安內與攘外?

兵部尚書楊嗣昌的對策引起了人們的非議。他旁徵博引,以古喻今,委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列舉了歷史典故,其一是東漢初年,為了穩定國內局勢,光武帝力排眾議,接受五官中郎將耿國的建議,接受匈奴單于的議和請求,實現了北方邊境的安寧。其二是,北宋初年出師北伐,征討北漢、契丹,由於國力不濟,連遭敗績,宰相張齊賢向皇帝建議:萬全之策是分清什麼是本什麼是末,先本而後末,安內方可攘外。這種言論雖然隱晦,但意圖十分明顯,就是主張與清朝(崇禎九年〔1636〕後金改國號為大清)議和,爭取時間全力從事“安內”。

中國傳統政治歷來講究“夷夏之辨”,宋朝對遼、金的妥協遭到後人無窮的唾罵,明朝君臣對於向後金和大清議和,一直諱莫如深。其實,議和並非楊嗣昌的創見,自從朱由檢即位以來,明朝與後金(清)的議和嘗試始終沒有間斷過,寧遠總兵祖大壽、薊遼督師袁崇煥、宣府巡撫沈啟時都有過類似的接觸,楊嗣昌只不過想把這類接觸轉化為實際成果而已。目的很明顯,向清朝方面施放和平談判的氣球,緩和邊境壓力,以便集中力量平定內亂。

在他的授意之下,遼東巡撫方一藻、總督太監高起潛派出一名算命先生周元忠,到清朝方面試探口風,受到清朝方面的禮遇。皇太極表示,如果確實能夠議和,他願意撤兵東歸。楊嗣昌接到方一藻、高起潛的報告,向皇帝彙報:既然對方有意議和,不妨請他們在寧遠談判,這樣就不至於每年都有京師畿輔的岌岌之危,可以騰出手來平定“流寇”。因此請求皇帝准許方一藻、高起潛在談判中可以“便宜從事”,得到了朱由檢的默許。

使者周元忠回到寧遠,帶回皇太極寫給總督太監高起潛的一封信,信中說:同意和談,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夏秋必有舉動”——意思是兵戎相見。方一藻在給楊嗣昌的私人信函中,極力主張“和議消禍”。楊嗣昌隨後向皇帝報告了這一資訊,強調指出:當年五省總理盧象升在中原戰場已有勝算,由於邊防緊急而撤至長城沿線,遺憾至今。假如有人用計謀使滿洲鐵騎三年不來,那麼中原內亂早已平定了。他的意思是,用議和爭取東北邊疆三年沒有戰事,集中精力平定內亂。

朱由檢以為不無道理,但是礙於皇帝身份,不能明確表態,只是含蓄地命令方一藻、高起潛“細酌”——細細斟酌,相機行事。楊嗣昌以為如此大事,僅僅“細酌”二字不足以壓服輿論,一定要皇帝“聖鑑允行”——明確表示同意,邊防大臣才敢於放手進行。到了六月,皇太極屯兵大青山,派人向方一藻催促和談,方一藻建議朝廷援引隆慶年間“俺答封貢”的模式,與對方談判。

朝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