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朝,吳三桂是朝野聞名的孝子良臣。他甚至可稱得上是這個世界的道德楷模。這起因於一件意外事件。
那是天啟末年的事。那一年吳三桂剛剛十六歲,還是個半大孩子,正在舅舅祖大壽的指導下學習武藝,父親吳襄是祖大壽手下的一個總兵官。那一日,吳襄帶領五百名士兵出錦州城巡邏,在遼西荒涼的白山黑水間,例行每天的公事。不過,這一次事出偶然,在城外幾十裡處,吳襄和皇太極率領的四萬滿洲兵遭遇。皇太極為什麼帶領如此龐大的軍隊出現在這裡,史書未有明確記載,不過吳襄的境遇卻可想而知。吳襄急忙撤退,但在錦州城幾里之外,還是被如狼似虎的滿洲兵團團包圍。吳襄帶領這五百人左衝右突,無濟於事,全軍覆沒看來是唯一可能的結果。
祖大壽聞訊,帶著外甥吳三桂登上城樓觀戰。兩人都心急如焚,吳三桂一遍遍催促舅舅發兵救援。可是錦州城裡只有三千守兵,堅守尚且不足,何談出城救援。無奈之下,祖大壽只好硬起心腸,拒絕吳三桂的請求。
我們無法確知十六歲的少年吳三桂的心理感受,無法確知他的舉動是出於父子情深(吳三桂和父親的感情真的很好,這在那時是並不多見的情形),還是少年人的熱血衝動。總之,在祖大壽未加註意的情況下,少年吳三桂帶領二十幾名家丁馳出城門,殺入了四萬滿洲兵的重圍之中。皇太極此時想誘明軍出戰,但是這二十多人的隊伍卻大出他的意料,這個精明雄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