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得以保全,固然出於嬴政的恩典,但李斯的挺身相救,卻也讓他們五內感激。自此之後,蒙李二氏的關係越發親密。
6、太子丹授首
再說荊軻雖死,主謀燕國和太子丹還在。犯強秦者,雖遠必誅。嬴政加派十萬大軍,增援屯於中山的王翦,命其滅燕復仇。王翦得令,揮師急進,大破燕、代合兵於易水之西。
嬴政二十一年,冬,十月,王翦攻陷燕國都城——薊,燕王喜、太子丹等盡率其精兵,東保於遼東。遼東乃黑山白水之地,加上天寒地凍,氣候嚴酷,王翦老成持重,以為非用兵之時,一邊告捷於咸陽,一邊命秦軍就地休整,以待明年春暖再戰。
副將李信,乃是秦國年輕一代將領中最傑出者,大為不服,力主宜將剩勇追窮寇。王翦壓住不許。李信奮然道,“某願立軍令狀,必得太子丹人頭來獻。”王翦無奈,只得應允。
李信率三千精銳,軍旗飄揚,戰馬嘶鳴,日夜兼程,追擊燕軍。
風雪紛飛,不能阻擋少壯將軍的衝鋒;苦寒邊疆,無法冰封秦軍男兒的熱血。
李信踏雪破冰,越山涉水。殿後燕軍根本不能抵擋,一戰即潰。眼看就將追及燕軍主力,燕王喜大恐,秦軍怎麼這麼狠,都逃了一千多里,還不肯放過?彷徨無策之下,只能遣使求救於代王趙嘉。
代王趙嘉也是勢窮力孤,無兵可派,只能表達精神上的支援,又送書一份,道:“秦所以猶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誠殺丹獻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
其時,太子丹藏匿於遼東衍水之間,有門客十餘人相隨。將太子丹安置在這樣隱秘的地方,也是老燕王的一片愛子之意。然而,太子丹正當躁動之年,又怎耐煩一棹冬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過著江上漁父的清淡生活。
太子丹終日抑鬱,只盼著被父王早些召回。這一日,終於盼來了使者。太子丹大喜,設宴款待,不覺大醉,又問道,“大王見召,莫非秦軍退乎?”
使者答道,“正因秦軍未退,所以召太子。”
太子丹笑道,“此為何故?”
使者道,“得太子之頭,秦軍自退也。”
太子丹這才驚醒過來,一腳踢翻酒案,便欲逃脫,早被使者按翻在地。太子丹怒喝道,“我乃燕國太子,你們反了!”
使者道,“今日破國亡家,盡由於汝!殺身報國,復有何怨?”一劍砍下太子丹的頭顱,其門客亦盡數誅殺。
燕王喜再也喜不起來了,只能親手將兒子的頭顱,盛於金函之中,遣使獻於李信,以求得暫時的安寧。李信孤軍深入,無法持久,而遼東寒冷的氣候,也讓久居西北的秦軍將士不能適應,既然得到了太子丹之頭,目標業已如願完成,於是退兵。
。 最好的txt下載網
7、選帥(1)
燕國喪了國都,折了太子,只能棲居於僻遠的遼東一隅,譬如遊魂,不久自將潰散。因此,秦國的主攻目標,轉移到了楚國身上。
其實,早在王翦進攻燕國的同時,秦國便已開始了對楚國的用兵,主帥則是王翦之子王賁。在王賁的統領之下,接連攻克了楚國的十多座城池,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是,從整體戰略的高度來看,王賁伐楚,更大程度上還是起到牽制楚國的作用,投入的也並非秦軍主力。
現在,是時候吞併楚國了。然而,楚國實力之強,遠非燕國可比。選擇一個稱職的滅楚主帥,無疑是擺在嬴政面前的首要任務。
在秦國眾多的將軍中,年輕的李信居然是嬴政意下的第一人選,這在秦軍內部引發了不小的震動。不過也難怪,李信雖然資歷尚淺,但他以三千士卒,不畏風雪,千里奔襲,深入絕境,最終取太子丹人頭而歸,這輝煌的一戰,實在令嬴政印象深刻。李信這一戰,將一個將領的勇氣、決心、果斷、強硬,都表露得淋漓盡致,和穩紮穩打、保守持重的王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疑,李信的戰法更合乎嬴政的胃口,也符合強秦應有的風格。
嬴政於是首先召見李信,問道,“寡人慾取荊,以將軍之見,用幾何人而足?”李信不假思索,脫口便道,“不過用二十萬人。”嬴政讚道,“李將軍果賢勇也。”又以同樣的問題問王翦,王翦答道:“非六十萬人不可。” 嬴政笑道:“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 於是以李信為主帥,以蒙恬為副將,領二十萬大軍,南伐楚國。
王翦見嬴政不納己言,心中不快,一怒之下,於是謝病,歸老於故里頻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