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周圍其他的女眷也極為敏感,大都隱約地猜到皇后兜著圈子說了這麼多,到底是衝什麼。
原本在閒聊的女眷們也都閉上了嘴,有的裝模做樣地喝茶,有的直接側首看著皇后與殷太后,也有的一心兩用。
第二折戲落幕了,樂聲止,廳裡廳外登時安靜得出奇。
殷太后放下了茶盅,忽然問了一句:“哀家記得老八今年也二十三了吧?”
皇后眸光一動,唇角彎出一個恰到好處的弧度,似乎演練過無數遍似的,頷首道:“是啊。”
誠郡王妃笑吟吟地介面道:“徐側妃今年初才進的府,她是個好福氣的,一進府就懷上了,為王爺誕下了麟兒。我想著哪日等除夕去太廟祭祀時,一定要好好告祭一下父皇以及列祖列宗。”
誠郡王妃說話的同時,皇后的目光不著痕跡地往花廳外瞟,只等著“訊息”傳來,屆時,太后必是鳳顏大怒,然後,自己就可以順水推舟了。
她只需要太后氣頭上的一句話,這麼多人在,太后只要說了,就是金口玉言,顧玦也不能打太后的臉吧?!
想著,皇后的眼眸愈發晦暗,如深淵般幽深。
當皇后第三次把目光抓向花廳的門口時,終於看到單嬤嬤疾步匆匆地進了花廳,神色古怪。
皇后雙眸微張,心下狂喜:成了,事情成了!
她勉強按捺著內心的亢奮,但眼眸還是異常的明亮。
很快,單嬤嬤就走到了皇后身邊,俯首在她耳邊一陣耳語,聲音壓得極低極低。
一瞬間,皇后的臉色立刻就變了,一陣青一陣白一陣紅,色彩精彩變化著,差點沒失態地站起身來。
事情怎麼會這樣?!
明明她計劃得那般周全,天時地利人和,面面俱到,只需要讓禮親王妃她們親眼看到顧南昭與楚千塵單獨在一起說話,就足夠了。
她並不想鬧出什麼足以讓皇室蒙羞的醜聞,她要的僅僅是讓顧南昭與楚千塵的名聲白玉有暇,讓楚千塵在太后跟前有理說不清。
可靜樂怎麼會出現在那裡?!怎麼就會多了一個計劃外的靜樂呢?!
皇后一時心亂如麻,千頭萬緒最後化為一個問題,她的計劃還要照舊嗎?!
答案浮上了心頭:必須照舊。
開弓沒有回頭箭,今天的機會正好,太后也已經被說動了,要是自己放棄這一次,下一次就不一定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而且,距離楚千塵及笄的日子只會一天天地靠近,太后的心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所以,就算是硬著頭皮,她也要繼續下去。
皇后在彈指間心中有了決定,於是又恢復了鎮定。
她若無其事地對著誠郡王妃又道:“八弟妹,過幾天,你把那孩子抱進宮來給本宮看看,太子的良娣也有喜了,正好沾沾喜氣,看看能不能給皇長孫也添個弟弟。”
不遠處,好幾個女眷聞言,皆是神色古怪,尤其是興王妃,口裡的茶水差點沒噴出來。
興王妃的目光忍不住就去瞟太子妃的臉色。太子又不是沒嫡長子,皇后口口聲聲地說要讓太子良娣去沾誠王府一個庶子的福氣,這是對太子妃不滿嗎?!皇后說話簡直莫名其妙!
殷太后挑了下眉梢,淡淡地問了一句:“太子良娣也有孕了?”
皇后見太后搭話,鬆了口氣,連忙點頭道:“是啊。這太子良娣也是個有福氣的,出身書香門第,性情溫婉,又好生養。”
“太子膝下就一個皇長孫,太子妃賢良淑德,主動提出要為太子充盈東宮,開枝散葉。”
皇后把太子妃與太子良娣都大肆誇獎了一番,多有溢美之詞。
皇后誇得越多,就有越多的目光投向太子妃,打扮華貴的太子妃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笑容溫婉。
隨著哀泣縹緲的胡琴聲,第三折戲開場了。
戲臺上多了一張床榻,扮演姐姐的戲子形容憔悴地躺在榻上,病怏怏的,唉聲嘆氣說自己身體弱,沒能給夫君留後云云。妹妹在榻邊握著姐姐的手,哭得哀哀慼戚,安慰著姐姐,演得好一場姐妹情深,感天動地。
別人在看太子妃,而太子妃則在看戲臺,那張端莊的臉上像是戴了一張名為笑容的面具似的,在窗外斑駁樹影的投影下,一雙眼眸空洞無神,陰晴不定。
“太子妃、太子良娣都是好的,皇后的確挑得不錯。”殷太后語調平平地讚了一句,指節又開始隨著樂聲輕輕叩動,“聽說皇后還給安樂挑了幾個媵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