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34提點

得其實並不相似,外甥似舅,顧南謹更像他舅父,而安樂據說是有四五分像先帝的元后,加之顧南謹因為操勞,比實際年紀看著大幾歲,安樂則因為天真爛漫,樣貌瞧著比實際年紀要更小。

有時候,這對兄妹反倒像是父女似的,顧南謹管束著安樂,寵溺著安樂,安樂在這位長兄跟前也很活潑。

顧南謹看著殷太后與顧玦,心裡其實略有些尷尬,與安樂一起先請了安。

安樂根本就察覺不出她大皇兄的侷促,一如往日的嬌憨,笑得跟朵花似的,她不敢靠近顧玦,但是敢往殷太后身邊湊。

“皇祖母,我好想您。我前幾天想去壽寧宮給您請安來著,可是母后說您來了九皇嬸這裡。我本來早就想出宮來看您的,可是母后不讓我出宮,說父皇病了,不准我到處瞎跑。”

安樂不懂政治,也不懂皇帝與顧玦之間的那些事,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聽得顧南謹更尷尬了,也頭疼,宮裡的那些糟心事,他其實不想管,卻又不得不管。

有時候,顧南謹幾乎是有些羨慕無憂無慮的安樂。

哎!

顧南謹在心中嘆息,這幾日,他時常暗暗慶幸:安樂實在不宜遠嫁如今的昊國,現在這樣,也好。

殷太后招呼安樂到身邊坐下,揉了揉她的頭,笑眯眯地讚道:“安樂真乖。祖母給你準備了壓歲錢。”

殷太后從何嬤嬤手裡接過一個紅封,親手塞給安樂,安樂就美滋滋地收下了。

連顧南謹也有份,而且他拿的還是三份,他自己一份,第一份給太子妃,最後一份給皇長孫。

兄妹倆一起謝過了殷太后,氣氛也變得和樂融融。

顧南謹放下心來了,總算沒有那麼尷尬了,解釋道:“皇祖母,因為這些天父皇龍體不適,孫兒與安樂才沒能早些來給您請安,還請您原諒則個。”

殷太后客套地與他寒暄:“皇上的龍體怎麼樣了?可好些了沒?”

她這話根本就不帶一點感情,很顯然,只是在做表面功夫,沒話找話而已。

顧南謹雖然心知肚明,但也還是規規矩矩地答:“多謝皇祖母關愛,父皇這兩天好多了。”

說話間,顧南謹心頭苦澀氾濫。

他後來有問過欽天監,也知道在皇帝是怎麼自己把自己氣到怒氣攻心的,皇帝到現在還下不了榻,拒絕服太醫的湯藥,可顧南謹卻莫可奈何,他和皇后都勸了,徒勞無功。

皇帝昏迷的那三天,顧南謹過得很累;皇帝甦醒後的這三天,顧南謹過得更累了。因此過年這麼七八天,顧南謹就瘦得連身上的蟒袍都有些寬鬆了。

那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疲憊根本就不是靠他勉強振作精神,可以遮掩的。

顧南謹壓下心中的千頭萬緒,緊接著,才道出此行真正的目的:“皇祖母,九皇叔,九皇嬸,孤這趟來除了給皇祖母請安,也是想邀請你們參加元宵的燈會。”

正月十五看花燈,是皇帝與民同樂的日子,是大齊朝百年來的傳統。

每年的這個時候,不止是滿城的百姓會在家門口點上花燈,而且,皇宮前的午門廣場上會搭建起一個全城最大的燈棚,掛上花樣繁多的燈籠,到了元宵當晚,皇帝會攜皇后、皇子公主們一起到午門廣場上與民共賞花燈。

皇帝還病著,聽太醫的意思要好好休養,不能操勞,如果再次丹毒攻心,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顧南謹本想取消今年的元宵燈會,也跟皇帝建議了,但是皇帝不樂意;於是顧南謹又建議元宵燈會照舊,由他與皇后、太子妃等出席燈會,請皇帝好好休養龍體,結果皇帝更怒,還罵了他一通:

“太子,你這是想讓京城的百姓只知有太子,不知有朕這個皇帝嗎!”

“朕還好好地活著,朕沒死呢!”

皇帝的話一句比一句誅心,顧南謹也只能跪下指天指地指心地發誓他絕無此心,有那麼一瞬,他都想請皇帝廢了他這個太子,免得皇帝總覺得他有私心。

在皇帝的堅持下,元宵當天的燈會一切照舊。

不但一切照舊,今天也是皇帝非要讓顧南謹親自過來宸王府請太后。

皇帝的意思是,等元宵賞完了燈後,他就會名正言順地把太后接回宮去,又說之前他們是說好了太后只是出宮過年,正月十五也算是過完年了,太后也該回去了。

到時候,那些宗室王爺們都在場,也能壓住顧玦。

總之,顧玦去不去燈會無所謂,關鍵是太后。

這是皇帝千叮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