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69依戀

皇后率先問道:“太子怎麼樣了?”

她的聲音尖利,彷彿要刺破人的耳膜似的。

“有五成把握能救下。”顧玦不欲與皇后多言,聲音冷淡,“來人,把皇后送回去。”

皇后聽到“五成把握”,身子搖晃了兩下。

接著,她又激動地嘶吼了起來:“憑什麼?!本宮不走!!”

“顧玦,他就是亂臣賊子,他想要皇上和太子的命,然後他自己登基!”

皇后用塗著大紅蔻丹的手指指著顧玦,指尖真恨不得戳到顧玦的鼻子上。

兩個玄甲軍將士快步進來了,根本不給皇后靠近顧玦的機會,兩把寒光閃閃的佩刀拔出了一半,示威地對著皇后,意思是請。

皇后不信這些下人敢對自己出手,可是她帶來的宮人卻怕,內侍低聲對皇后道:“娘娘,您還是先回去吧。”

皇后的臉色更難看了,斥道:“本宮倒要看看……”

兩個內侍彼此對視了一眼,一左一右地把皇后鉗制住,強硬地把人給拖了出去。

也就是皇后糊塗,到現在還看不清現實,朝廷已經變天了,皇帝駕崩,以後是宸王說了算了。

如果宸王下令不準救太子,誰敢救?!

那麼等著太子的就是一個“死”字。

皇后被人拖了出去,嘴裡還在反覆地嘶吼著、咒罵著,聲音漸漸遠去。

禮親王清清嗓子,趕緊對顧玦解釋道:“阿玦,我本來是想讓皇后來見太子最後一面的。”他本是一番好意,卻不想皇后實在是糊塗。

顧玦只是點了下頭,隨即道:“把左都御史、睿親王他們也叫進來吧。”

左都御史、睿親王他們一早就隨禮親王一起進宮求見皇帝,但是他們一直候在乾清門外沒進來。說穿了,他們就是想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進可攻,退可守。

從龍之功可不是人人都能掙的,朝中這些文武要員大都是步步為營的精明人,像大理寺卿、右都御史、太常寺卿等人根本沒敢進宮管這件“閒事”。

現在皇帝駕崩了,很多事也該有個交代,於是一道道指令從宮中發出,把朝中的重臣與勳貴全都宣進了宮。

子夜,眾臣都心神不寧地聚集到了皇宮中。

當四十五下大喪之音響起後,是誰都知道大行皇帝已經死了,也知道玄甲軍已經控制了京城。

大勢已去,或者說,大勢已定!

眾臣聚集在了養心殿的偏殿中,全都心情複雜。

禮親王與張首輔協商了一番後,還是由禮親王站了出來,仔細地說了一下他們黃昏時闖進養心殿後發生的事,包括皇帝如何親口承認他要殺太子,太子被皇帝重傷,現在性命垂危,以及皇帝之後因為丹毒攻心所以吐血而亡。

一樁樁、一件件都聽得人膽戰心驚,眾人不由斂息屏氣。

這番話如果只是禮親王一人說來,在場眾臣不免懷疑禮親王被宸王收買,可今天六部閣老以及順王也親眼見證了這一切,因此,在場大部人都信了。

眾人的目光都忍不住瞟向上首的顧玦,神情各異,有的唏噓,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面露敬畏之色,也有的人目光中閃著懷疑的光芒。

有人意有所指地輕聲與身旁的同僚嘀咕著:“宸王怎麼會在這裡?”

“這件事到底怎麼樣還真難說……”也有人將信將疑地在顧玦與禮親王之間掃視著,覺得今夜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不為人知的驚天秘聞。

無論周圍的人用什麼樣的目光打量自己,顧玦都完全不在意,自顧自地品茗。

禮親王說完了前因後果後,就下了一連串的命令:

令禮部會同內閣、翰林院集議,準備“大行皇帝喪禮儀注”;

令內侍為皇帝整理儀容、更換壽衣等,打算停靈七日;

令文武百官於明日在宮中為大行皇帝舉行“上諡”的典禮,起諡號。

禮親王說什麼,眾人就應什麼。

任誰都知道大行皇帝死得這麼不光彩,這葬禮肯定是要從簡了,而且,朝廷眼看著就要變天了……

思緒間,眾臣看向顧玦的目光更復雜了。

太常寺卿嚥了咽口水,戰戰兢兢地對著顧玦作揖:“宸王殿下,國不可一日無君,這新帝登基的事宜……”

說著,太常寺卿殷勤地對著顧玦一笑,帶著幾分討好,幾分急切,很顯然,他這是在向顧玦表忠心。

其他人原本都是低眉斂目,聞言,眼皮動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