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時候,他還是不可思議的產生了這個瘋狂的念頭。

搖了搖頭,衛寧徒勞的放下小手,嘆息著往回而去,琴聲嘎然而止,蔡邕的聲音飄然而出,“是賢侄嗎?伯父可等你多時了。”

衛寧愕然回頭,門房大開,蔡邕含笑看著衛寧,只是那眉間還有未曾散開的愁慮。

衛寧無奈,恭敬的行了一禮,至少,面對著這樣一個為國殫精竭慮的文人,衛寧是打心眼裡佩服,“寧兒打擾伯父奏琴雅緻,還請伯父見諒。”

“無妨!賢侄所來之由我也盡知,只是沒想到賢侄的耐性盡是如此之大。哈哈!來,進屋來說。”蔡邕笑道,隨後指了指屋內,徑直入內。

衛寧進到房內,恭謹的跪坐在蔡邕的身前,事實上,衛寧很難理解為什麼古代跪坐會是一種禮儀,這樣彆扭的姿勢很難讓衛寧感到舒服。

檀香繚繞有種清香的味道,一老一少對立而坐,蔡邕緊緊盯著眼前的少年,讓衛寧感覺十分別扭,“不知伯父喚寧兒有何訓誡?”

“哦?哦……呵呵,再過一月你也該四歲了吧?”蔡邕恍惚驀然驚醒,笑問道。

“恩,是的……可是……”蔡邕問得衛寧莫名其妙,正想找個藉口溜走,蔡邕卻揮了揮手繼續問道,“寧兒將來有何志向?”

衛寧一愣,不明白蔡邕到底為什麼有此一問,還是硬著頭皮答道,“寧兒無甚志向,只願父母安康,無禍臨及足矣……”

當然,他並沒說自己的志願就是混吃等死,那要是蔡邕多嘴,還不被他老爹罵死,熟不知,他現任老爹正是這麼希望的……沒辦法,已經被他上任軍隊裡的那個老爹給弄出陰影了……

蔡邕微微一笑,讚許到,“自古百善孝為先,寧兒有此心當為大善!只是,伯父卻是問寧兒自己有何志向?”

衛寧低下頭來,扭扭捏捏的不知該怎麼回答,卻聽蔡邕猛拍額頭道,“是了……賢侄不過四歲,何來志向一說。哈哈,也罷,也罷……伯父問你,可願隨我識文斷字,學孔孟之道?”

這一刻,蔡邕才真正把衛寧當做一個孩童,不知為何,在大堂一見,衛寧給蔡邕就有一種淡漠人生的的感覺,似乎眼前那個蒼白瘦弱的人影並不是一個孩童。也正是這一點好奇讓蔡邕暫時留住在衛家。

“寧兒願意……”衛寧看著蔡邕殷切的眼光,無奈拜倒在他的身前,有氣無力道,心裡卻暗想,“鬼才願意咧,也不知道你觸怒靈帝的時候會不會牽連到我家,另外,我不想讀書,我只想睡覺……”

第五章 啟蒙與離別

《禮記,內則》記載:“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喻。六年,教以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讓……

古時四到五歲正是初知禮,懂應答,能識字的年紀,相比於普通子弟,豪門世家的孩子一般要求更為苛刻。

但是隨著朝代的延伸,這也漸漸沒有多少人遵循,不過顯然衛家還是很重視下一代的培養,不管衛寧百般抗議,結果也只能乖乖的爬到蔡邕的房內聽訓那傳說中的詩經。

自古神童大皆是三歲出口成文,語驚四座,相比之下衛寧還算普通。

至少……那一卷卷密密麻麻的篆書書簡對他來說猶如天書,對於一個只會簡體字的現代人來說,篆書的難度對於衛寧無疑還是太大。

衛寧就很奇怪,人人穿越都帶有傳說中的金手指,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自己穿過來卻成了反的,一行十目,過目即忘……

但是有了“努力”終究還是換得了回報,一,十,士這樣簡單的文字,衛寧還是能夠識得……不管衛寧的懊惱,蔡邕卻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四歲孩童多是貪玩年紀,能在短短一月之內初懂文字在當時已經算是聰慧通達了,這也讓蔡邕對衛寧的未來更加期待。

當然,唯一讓蔡邕異常不滿的,就是衛寧每次學文的時候總是睡眼蒙朧,哈欠連天,上午教導的文句下午居然能夠忘得乾乾淨淨,這讓他覺得匪夷所思,瞪目吹須,最後只能歸結為衛寧還是一個貪玩的孩子,與其他孩童一樣無心向學。

對衛寧的訓誡卻更加嚴厲了,按他的話說,衛家世代名門,子弟豈能如此散漫。

只苦了衛寧,最喜歡的睡覺時辰落得半斬不說,還得承受蔡邕孜孜不倦的教誨,連連後悔那日怎麼就莫名其妙答應要蔡邕來當老師。

世上有光陰似箭,衛寧卻覺得度日如年,一個月的時間慢慢過去,太尉喬玄連連作書相召,任蔡邕怎樣自傲也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