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昔陛下問臣,譚可否接臣之位。臣舉薦王音。這是因為,譚雖為臣弟,卻無孝悌之愛。斷不可處高位。漢之江山,開仁愛之文明,彰孝悌之大義。不仁不孝之士,若居高位,必釀國家災難。

陛下自登基以來,施仁政,行孝義,深受天下百姓擁戴。但願別因重用不仁不孝之士而危害了大漢江山。

臣鳳上。

有句名言說: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政治路線已經制定,問題是如何貫徹下去。而要貫徹這條路線,當然就是要由那些在思想上具有儒學意識,在行為上具有儒家修養的人接班。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王鳳致死要舉薦王音作自己的接班人,而不是行私心,惠顧自己的弟弟王譚等人。

第十一章

劉驁穿上白色的皇袍,這是秋天到了的標誌。他在自己的王座上坐下來。

“坐下吧。”

他對眼前靜立恭候的大臣說。

各位大臣便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陳衡給他泡上一杯熱茶,在這秋涼的天氣裡,一大清早的,喝一口熱茶暖暖身子,是滿舒服的感覺。

“大將軍王鳳留下一封遺書給朕,主要內容是談及他的接班人,他舉薦御史大夫王音接替他的職務。此前,他在口頭上就已經給朕提過,現在再寫了一封信,態度是十分明確的。他舉薦王音,主要的理由,是覺得他夠孝義,也未知各位卿家有什麼看法?”

當聽到成帝的詢問後,各位大臣面面相覷,一時未能理解王鳳這份遺囑的含義,也就不好發表意見。按常理說,他應該推舉王譚才對的。

“也不瞞各位,朕是有些意外的。朕沒料到,大將軍心裡面的,竟然是這樣的想法。這有些出乎意料,朕不能斷定,大將軍之言,是合理的嗎?”

面對大臣們的靜默,劉驁逐個地打量著他們。他們在思考著,這是嚴肅的事情,未思考清楚時,是不便發表意見的。

“大家都說說看。”

靜默的氣氛有點兒讓人難受,劉驁便打破沉默。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涉及人的評價,決定人的前程,大家表現慎重是可以理解的,但他需要聽聽大家的想法。

“大將軍提出這樣的看法,應是有他的道理的。御史大夫王音,為人公正孝義。這一點,我比較認同。在能力上,也是完全能夠勝任。大將軍既沒有推薦王譚,也沒有推薦王商接任自己的職務,應就是看重於王音的品格和能力,才這樣特別向陛下舉薦。”

尚書令孔光首先發言說。

大家點點頭,對孔光的看法,比較有同感。

“那麼,平阿侯真的是不那麼合適嗎?”

劉驁心裡的願望,是想讓王譚接替王鳳。因為,這樣母親王政君會更開心些,也更為合符國家慣例。所以,他就這樣說白了問。

“我其實是記得這麼一件事情的。我相信,在座各位也都是記得的。當年京兆尹王章彈劾大將軍,幾乎是獲得在座各位的贊同的吧,包括我自己在內。至少,在當時 ,我們大家都找不到反對他那份議案的理由,也沒有人能夠反對他的彈劾。除了王音大夫,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大家欽佩的吧。他站出來為大將軍直言,讓我們也就明白到,事情,是可以有另外一種解釋。這也是他後來為我們各位大臣所稱道的,如果不是王音大夫,當時,我們可能真的會冤屈大將軍了。”

孔光沒有正面回答劉驁的說話。這也是一種政治圓滑。誰知道王譚最後會不會接替王鳳的職務呢?話不能說得太滿的。

“我基本同意孔尚書的觀點。關於當年王章彈劾王鳳大將軍的事情,的確是那麼一回事。現在回想起來,當年發生日蝕,陛下又登基不久,大家心裡恐慌,不知道這預兆著什麼,很怕會發生大災難,心裡面就是一個念頭,儘快把隱患消除,以免預兆變為現實。所以,當王章提出彈劾議案時,我們大家便都感到,那的確也是一種解釋。”

御史中丞薛宣插話道。

“孟子說過:‘惟仁者宜居高位’。以王音大夫的仁德,他是適合大將軍這個職位的,在他的個人,也是應當有能力承擔起這份責任。所以,臣以為,王鳳大將軍給陛下的推薦是合適的。”

孔光繼續以他的政治圓滑表態說。孟子的話完整地是這樣說的:“惟仁者宜居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意思是指用人應以德為先,若讓不仁德的人佔據高位,就會象一個巨大的毒氣源一樣毒化社會空氣,使整個社會邪惡化,從而倒退回野蠻時代。但是,後半句話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