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我無法感受與理解中國式離婚其中的為難與掙扎!不過,這個社會對情感卻有著無比的渴望!說個故事吧。
又是在計程車上,從建國門到朝陽門的途中。司機車開沒多久,就來了電話。我只能聽到司機的話,但電話有些漏音,隱約我可以聽到整個對話,而從司機的語氣和內容上,電話那頭應該是他老婆。
司機用非常大老爺們兒的語氣幾乎是對著電話裡吼:“忙,開車!吃餃子啊,一天到晚吃餃子!我跟你說我開車呢,我哪有時間回家吃餃子啊!”然後就匆匆掛了電話。
隔了沒多久又來了一個電話,同樣是女性,司機的口氣完全改變了:“哦,我現在載人去朝陽門呢,行啊,那我去接你嘍。你晚上想吃什麼啊……”
【心想:好啊,二奶!連忙碌的計程車司機都有二奶!】
“餃子,好呀,我也好久沒吃了呢,我把人送到朝陽門就去接你喔。”
許多人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把問題擱下,然後,另起爐灶。面對已經無可經營的情感,或是不知道如何經營的情感,選擇逃避,然後再找一個,然後再找一個、再找一個……過程中的經驗值完全被忽略,包括在相處關係中的自我檢視,所以二奶、三奶、四奶就這樣一直下去,然後嘆息,這個世界怎麼都沒有人瞭解我呀?當然我所說的,不包括炫耀式的包二奶心態。
而這樣的迷茫與重複錯誤就會藉由家庭教育,代代相傳……
有回我在商場地下街吃小火鍋,獨自一人。在我旁邊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