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類,外表上披著馬二先生大力提倡的大衣:講孝道、發奮讀書;而瓤子裡使用的全是潘三教給的那一套: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匡的聰明,就在於啥時候用什麼資源,非常清楚,同樣一種行為,用早了不好用晚了不好,關鍵是用得恰到好處。比如說他還沒有成為秀才,只是個農民家的窮孩子,那時候他就偷奸耍滑,那麼一輩子只能成為小混混,哪能得到馬二先生和知縣老爺的欣賞。而改變身份後,如果一味地沿襲過去那種讀書方式,不知權變,也可能窮困一生。而這個鄉下進城青年,明暗雙修,才成為一個儒林裡的“超人”。
。。
後記 感知新聞與歷史的距離
這本書收錄的文字,大部分發表在《燕趙都市報》的專欄上。應該報副刊編輯的邀請,我陸陸續續寫了一年半有關明史的讀書筆記,一開始並沒有想到能輯錄成這樣一本小冊子,但沙聚腋積,有了這十幾萬字,蒙廣西人民出版社不棄,得以出版。在此衷心感謝《燕趙都市報》的編輯蔡曉輝和紫嫣,沒有她倆定期的催促,我這樣一個懶散的人,是很難堅持把自己一點一滴讀史感受寫下來的;也衷心感謝廣西人民出版社的編輯,借他們之力,這樣一粒粒散落的珠子能夠串了起來。
我是一個新聞記者,而且報道的領域是時政,在報道新聞之餘